第134章 为什么选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

    第134章为什么选我(第二更!)

    清晨,灿烂的阳光将地上的雪染成了金色,在连云港日渐繁华的一号大街,随着娇阳的升起,而热闹了起来,一间间门市展开了店面,许是是近年关了,虽是一大清早,街上便多出了许多置办年货的妇人、小孩。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现在就是办年货的时候,对于那些妇人来说,这正是忙活的时候,而对于小孩而已,这却是他们大享口福的时候,扎着团杆的商贩不时喊着“糖葫芦”,通红的糖葫芦只引的那些孩童直流口水,路边的一些小吃摊边,总会围站着几个不愿意离开的孩童。

    时进二月,经过六个月的建设,现在的连云港街道两侧虽说大都还是那些木墙、木顶的临时建筑,可是现在的连云港却远比过去热闹,尤其是年前,一些工人将家人接到连云港之后,这连云港便显出几分城市应有的热闹来。

    两个月前,连云港大都还是男人的天下,放眼望去除去穿着公司发的粗布工作服的工人之外,也只有一些穿的花枝招展的ji女,可随着数千名机车厂、纺织厂的工人或是搬入新家或是自租公司的提供的住房,他们接着老婆孩子来到连云港之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连云港,让这里更像是一座城市,而不是工厂。

    “一、二、三……”

    在街边涌动的人群中,从汽车上跳下来雷浩数着路边的路灯,路灯之间距离是每隔50米设置一个,数上几个路灯之后,雷浩停了下来,然后展开手中的规划地图,仔细的计算着各个大喇叭的按装位置。

    “要保证每一个人,在连云港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都能够听到广播”

    这是董事长的要求,而为了满足董事长的这个要求,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之中,已经成为连云港广播电台台长的雷浩一直在“城外”进行的试验。

    “声音在近处不能震耳欲聋,在远处不能哑雀无声……”

    一百五十米,这意味着每隔一百五十米就要设立一个大喇叭。

    “宋队长,在第一和第二大街的街口,就是那个位置……”

    雷浩吆喝着远处站在卡车边,准备卸装的喇叭和电线的连云港管委会工程队的宋义,手指着街口的位置。

    “左边按一个喇叭,隔三个灯柱,下一个喇叭按在右边,……”

    听着吩咐,并不识字的宋义只是在心里记下这雷站长的要求。

    “今天的安装任务是第一、第二两条大街,二十天后,也就是腊月二十八,要完成所有的安装任务,到时,我们必须要让连云港站、生活区、工业区每个地方,都能听到大喇叭的响声,明白吗?”

    “雷台长,您放心,二十天,保证干完这活”

    宋义倒是没说什么废话,几乎是雷浩一交待完,他便吆喝着手下的工人们打开铸铁铸成的下水道井盖,开始朝着下水道下着线。

    看着这一幕,雷浩不禁佩服起那些德国人对连云港下水道的规划,准确的来说是董事长对下水道的要求。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连云港才会规划建设了现在亚洲最先进的下水道,雷浩知道自己所站地下五米深的位置,有着宽达3.5米的下水道,这里的下水道虽是由德国人设计,但是却参考了巴黎的下水道设计,大型的下水道使得连云港淘汰了蛛网密布的地面电线,下水道内不仅有自来水管、煤气管,电线同样铺设于下水道内,包括现在即将铺设的广播线,也都是铺设在下水道两端的线架上。

    “可惜现在下水道还没完工”

    想着这下水道还未完工,在连云港站和工业区之间需要架设线杆,雷浩禁不住摇了摇头,那无疑增加了工程量,希望不会耽误工期吧

    心里这么想着,雷浩便朝前走着。

    “就差一个播音员了”

    一边走,雷浩一边考虑着对于广播电台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播音员广播站需要一名播音员,但是……脑海中浮现也那些说话无不带着各地方言的同僚,雷浩忍不住一叹,没有合适的播音员啊

    播音员,思索着问题的雷浩心不在焉在的街道上行走着。

    “要不回头发个广告?”

    心底冒出这个念头时候,一阵银铃似的笑声却传入了雷浩的耳中。

    “哥哥,这就是你说的中央公园啊”

    听着那笑声,再听着那带着官话中带着一丝南方女孩特有的绵软、娇脆,雷浩只觉得眼前一亮,连忙抬起头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原来不知不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