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该死的日本鬼子!”

    直到从连云港下船,尼古拉耶夫依然愤恨不已骂道。

    那些日本人,真的降价了!

    不仅只是10%!

    平均每辆不到11万日元的单价,那几乎就是卖废铁的价钱。

    日本人能开出那个割肉价,他尼古拉耶夫却开不出来,知道前进型机车成本的危古拉耶夫知道,那怕就是卖十万元,公司依然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前进型机车的成本并不高,这也是他决定降价的原因。

    可最后,那些日本的割肉,却真把他吓到了。

    “非常抱歉,董事长先生!”

    坐在董事长的面前,尼古拉耶夫诚挚的道着歉,为在河内的失误,因为他额外花费了一万元……用来行贿!

    “十五辆机车?”

    眉头一跳,李子诚看着尼古拉耶夫。

    “他们的合同交货其是什么时候?”

    “明年一月交付第一辆机车,年底交付最后一辆机车!”

    尼古拉耶夫的话差点没让李子诚笑出声来,这次日本人没准能亏的连裤子都穿不,明年交货……明年单是钢材的价格,差不多就相当于今年的合同价。

    当然这话李子诚却不能说出来。

    “没关系,只是十五辆机车而已,尼古拉,我忘记告诉你了,今年我们的铁路将会修至潼关,因此机车制造厂会将更多的生产力用于优先保证陇海铁路的需要!”

    现在陇海铁路的施工速度非常快,皖北支线是多地分段施工,陇海主线同样是分段施工,早在两年前,陇海铁路公司收购汴洛铁路之后,便开始以汴洛铁路向东西方向施工,而按照工程进度,三个月后,徐州至开封段通车,五个月后,西段修至潼关,到明年五月份,铁路便可修进西安,到那时陇海铁路将真正进入中国的西北腹地。

    为了保障施工、追赶进步,除去使用二十五万路工之外,陇海铁路公司还从美国进口了数百部大型机械设备。

    主线和支线的通车,使得公司需要大量的机车,按照测算到年底,陇海铁路公司需要105辆机车和至少六千节客货车皮,到明年年底又会增加两倍,相应的为了提高生产能力,机车制造厂的规模依然在扩大。

    现在保障国内原因很简单,价格低,可到了下半年,欧战打响之后,到时候机车制造厂的产能将会优先保障出口,以获得国际暴利。

    “现在陇海铁路公司甚至都不得不能国外进口机车,尼古拉,幸好,你没拿下那十五辆机车的定单,要不然铁路公司那边可是不好交差啊!”

    “董,董事长!”

    董事长的话反倒让尼古拉耶夫的面一红,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安慰之词。

    “下次,下次我一定……”

    “好了,尼古拉,过去十个月,你的功劳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若是没有你在一旁协助,中国对俄商会、对法商会,恐怕也不会这么快就弄出来,中华对外贸易公司的对外贸易就是依靠这些商会,今年头五个月,贸易公司出口值接近1亿元,公司出口两千万元,这里头有你的功劳!不就是十五辆机车嘛,明年,我敢说,明年你能给公司卖一百五十辆,甚至还能给公司卖一百五十万吨船!”

    虽说知道董事长不过是戏言,但尼古拉耶夫却还是连忙吞一口口水,愣了半晌,才吱声说道。

    “行,明年,明年我一定能不负董事长的信任!”

    一百五十辆机车,一百五十万吨船!

    在尼古拉耶夫离开后,想起自己说的话,李子诚只是微微一笑,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别说是一年卖一百五十辆机车,一百五十万吨船,就是一年卖一千辆机车,一千万吨船都有可能,当然只要有足够的产能。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建设,现在连云港的工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想完成这种规模的生产,根本就是在说梦话,但只要能抓住这个宝贵的发展时机,那么到欧战结束时,连云港,嗯,也许是中国,也许能拥有这样的工业生产能力。

    毕竟在历史,有日本的前例在那,在一战时,日本的制造业增长了几十倍,正是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从明治以来的长期人超国而一跃成为出超国,产业结构也从战前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战争啊!战争……嗯,还是战争红利最重要!”

    对于未来的历史发展,李子诚比谁都清楚,至少比这个时代的其它人更为清楚。

    现在连云港以及陇海铁路沿线,甚至支持的“产业”整体规划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