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交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223章交易(求月票!)

    在经略使府的二楼的会客厅内,当看到李致远走进会客厅,徐树铮的嘴边绽出微笑,这许就是相见礼。

    “见过经略使”

    “徐次长”

    进厅后,李子诚笑点下头,然后便肃客入座,而徐树铮则欣然就席,而张一麟也在这时,知趣的退出了这间会客厅,他知道,当经略使进厅之后,剩下的事情或许就是两人的秘事了。

    从后世的一些民国传记书籍中,李子诚知道徐树铮并不是一个喜言之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甚至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这一点上,他和段祺瑞的性格相近,而同样自己的话也不算多,于是两人在落坐后,谁也没有说什么。

    李致远的一言不发,落在徐树铮眼中,他却没显露出任何情绪,只是端起茶杯,打量了一眼这年青人。

    世人皆传着李致远是如何的年青,第一次见李致远的徐树铮同样惊讶于对方的模样显出来的年青,尽管他刻意蓄起了胡子,但那年青的甚至显得太“嫩”的模样,还是会让人看出他的年龄来,这模样,即便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少年,也不过如此。

    而李子诚同样打量着徐树铮,这一张团脸看起来没有任何特点的中年人,就是自己少时曾崇拜的偶像吗?在他身上果然看不到一丝印象中的军人气质,反倒是有点像是书生,或是文官,也许更像是一个学者。

    一番打量后,二人便默默相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

    终于,这沉默近半小时后,李子诚还是先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在吸完一根烟后,李子诚再递烟时,徐树铮却拒绝了,李子诚便主动为其倒了一杯茶,给徐树铮倒茶,却是没有一丝心理障碍,事实上,相信后来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个障碍,因为他是北洋时代,真正于国有大功之人,为他倒杯茶,他当得,而自己这么做也应该。

    李子诚的举动看在眼里,徐树铮心里却是微微一笑,对方的举动可以说让他颇为受用,而待徐树铮一杯茶喝完之后,李子诚便主动为其再续上一杯茶,而徐树铮则毫不客气的一口一口的翕呷,左右顾盼,意态萧然。

    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时,两人依然没有一句话。

    这小子

    虽说对方一言不发,徐树铮倒觉得眼前这小子挺对自己的脾气,也是在再一次放下茶杯时,他主动开口说话道。

    “萨拉热窝”

    这是徐树铮来连云港的目的所在。

    “侥幸蒙对”

    李子诚也没说什么废话,先前透过张季直的口传到他徐树铮耳中的话,就是为了今天的会面,能让徐树铮主动提起这事,基本上自己算是掌握了大局。

    从见到到现在差不多半个钟头,两人,不过说了两句,八个字而已。

    “幸也好,运也罢,蒙也成,你能猜到这一天,已令人惊讶不已几乎不逊鬼神之算”

    面对徐树铮的夸奖,李子诚只是微笑不语,而后再次拿起茶壶给他倒起了茶来,见李致远再次为自己倒茶,徐树铮依然笑纳了。

    “武荑山的铁观音,今年的新茶”

    李子诚并没有回答他,而是扯到了这几次水后,已经没什么茶味的茶味上,不过这茶的确是新茶,是穆给自己送来的,相比于茶,自己更喜欢喝咖啡,而穆却认为喝咖啡太过于西化,还是喝茶的好,于是便改喝起了茶。

    “当时大多数人觉得是笑话”

    在意识到李致远和自己一样话少,甚至可以说是不甚擅于言词,徐树铮便知道,如果自己不挑明来意,只怕两人像现在这样坐在这“谈”一个月,也谈不出任何头绪来,最后的结果,怕是他李致远吸一肚子烟,自己灌一肚子茶。

    不过这小子也是,茶不过三,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换茶叶,当真是咖啡喝惯了。

    主动接过腔,吸了太多的烟,有些口干舌燥的李子诚便喝了一口茶,抬眼看一眼徐树铮说道:

    “就像复蒙一样”

    江苏陆军请复蒙古,虽说江苏未通电,可还是社会上悄悄的传开了,当然外界更认为那不过就是一个笑话。这是第一次,在言语中透出江苏陆军和自己这个淮海经略使之间的“关系”,而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更多重要的一点是现在需要自己的坦诚。

    “嗯”

    徐树铮点点头,在惊讶于李致远的坦诚之余,也知道,如果说过去他藏着经略使公署同江苏陆军间的关系,是不想惹人注意,那么现在他恐怕更希望别人看到他所拥有的力量,有时候就是如此,过去李致远看似一头肥羊,如果不是因为大总统护商,没准这头肥羊不知会掉下多少肉来,现在他有了力量,自然希望别人看到这那里是一头肥羊,分明就是一头狼。

    “非不可为,而是时机不当”

    在陆军部中,徐树铮一直主张武力复蒙,但他同样明白,武力收复蒙古可能会面对什么,所以才会谨慎从事,主张武力,却不赞同立即使用武力。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大丈夫”

    李子诚的话依然很简单,话比平素少了许多,而这是刻意为之,毕竟,徐树铮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自己也不简单,和徐树铮这样的人玩弄心机,落下风的一定是自己,与其这样,倒不如的坦白一些。

    这两年,自己的待人以诚没吃亏,那些想算计自己的人,最后没见得有几个人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话如此,但事非如此”

    徐树铮摇摇头,喝一口茶。

    “那你来连云,又是为何?”

    “致远,你目光较他人能远看半年,想来能一解今日之局”

    两人的坦白和寡言都赢得了对方的好感,自然也不用再藏着什么,徐树铮直接开口说道,今天他来江苏就是向他就国际时局请教的。

    “批准江苏陆军呈请”

    李子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定要赴蒙?”

    徐树铮倒是有些奇怪他的坚持,但他却隐隐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失地一定要收复”

    李子诚半真半假的说着,有时候就这么模棱两可的话才不会得罪人,至少等将来徐树铮知道了事情的原尾之后,他不会因此记恨上自己,如果说在这个时代,自己最不想干的是什么?恐怕就是得罪那个人,然后令对方记恨上自己。

    在这个时代,自己没什么朋友,更没有一个亲人,对人待事,持之以诚总是没错的,我待人以诚,虽不说能换得以诚,但至少能让对方和外界无话可说,有时候“名声”非常重要,那怕将来自己真要玩起阴的,也得让外界挑不出一个说词来。

    “哦”

    对方的坚持令徐树铮思索片刻。

    “可往察哈尔驻训,以为交涉助力”

    这是徐树铮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但就这,他还需要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怎么说服袁世凯,准确的来说是那位兵马大元帅府总办事王士珍。

    “够了饷械粮自筹,月底必须出兵”

    李子诚一笑,自己要的东西终于到手了要的就是这个调动军队的许可,江苏陆军在江苏境内,可以随意调动,可若是出省,没有陆军部的命令,到时不知会惹出什么麻烦,适当的恭维比什么都重要。

    山西的阎锡山一边同德国人商量着买子弹机,一边还知道呈请陆军部批准,第一次陆军部没批准,他又发电说什么“子弹机俱为山西商民血汗所购,若取消合同,恐损失十数万元,百川恐不能向山西父老交待”,现在还不是那种军阀混乱,各自为政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