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凡是顺子哥说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276章 凡是顺子哥说的

    “粪蛋蛋,我是山虎子啊!”赵山虎找到藏马镇时,马奋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一个是精瘦干枯的乡下小老头,一个是养尊处优的台湾大老板,两双老手均是颤抖不已,嘴角哆嗦得像抽风。时隔六十年,战乱频仍,沧海桑田。粪蛋蛋居然还活着?山虎子居然没有死?

    话不多说,两人老胳膊老腿的,先过了几招,还真是打出了当年玩尿泥的感觉。

    打完之后,马奋和赵山虎气喘吁吁地歪坐在地上,一身的泥土,脸上看不出是哭还是笑。听声音也听不出来。或者是哭得像笑,或者是笑得像哭。正在采访马爷爷的陆晚傻了眼,连忙又搬出一个藤椅来,扶两个爷爷坐下。

    “马蒂儿,去把你师叔家隔壁院子买下来,给你赵爷爷住!”马奋打小就不讲理,坚决不肯放赵山虎回引龙村。在这儿多好,当个鸟蛋的话事人……

    “好的,爷爷乖!”马蒂儿正忙着验收酒店装修,却被马奋一个电话叫回来。冲着赵爷爷甜甜一笑,马蒂儿伸出小手向马奋要钱,却挨了老大一记马啊眼。

    好吧,老街的老院子升值潜力甚大。鸡零狗碎的也是钱啊!爷爷过日子也太费了点,不乖……

    藏马镇的房价是见风长。去年马奋买第一个院子,花了两万。今年买第二个院子,花了十五万,当然包括一棵价值十万有余的银杏树。第三个院子,就是用来置换于根顺家四间草房的,花了四万五。这回再买已经是六万了,不过带着全部家具,虽然没点像样的东西。胜在搬进去就能住,赵山虎也不挑啥。

    老街规划,一排共六个院子。反正已经买了四个,马蒂儿就安排杨英华大律师和其余那两家联系,干脆都买过来。杨英华领了任务,一阵腹诽,我这堂堂的大律师,还真是老有大活儿……

    马蒂儿却不管杨英华怎么想。老房子是不值钱,但宅基地值钱啊!大钱小钱都是钱,算盘虽小,打起来也是啪啪响。

    藏马镇老院子占地三百余平方米,早年山沟里的地皮不值钱。虽然土地使用性质仍是集体所有的农村宅基地,但一排院子三亩多地,将来如果开发,也能做点事了。

    新村规划的宅基地,每块则只有一百五十平方米。盖二层小楼是正好,自家楼前就只能种点花草了。

    新村已经划入管委会治下,土地使用性质也变更为商品房开发用地。沿用宅基地这个称呼,不过是习惯使然。

    方方正正的小块宅基地互不相邻,隔以通衢大道,状如棋盘。这大道互相垂直,东西向的宽九米,南北向的宽五米,意寓九五之数。

    新村一望无际,外围开放。至于社会治安问题,于根顺根本不屑去想。我逮不着的贼,少。被我逮着的贼,那得多倒霉。

    再说了,这还是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都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偏要搞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宅基地对外出售,价格分为三等。面向藏马镇户口定价五千元,面向平阳县范围内户口定价一万元,除此之外是两万元。凭户口本,每户只售一块。五年内不允许产权变更。公布每年溢价百分之二十。

    不过,新村和老街的房产并不冲突。藏马镇虽穷,有钱人也不是少数。捡好地角买下了不少。周洋和周苗姐弟俩,是最早选地的一批人,分别购置了一块,靠近即将落成的“沧藏高速”。

    但是,对于钱不太多的人家,又向往新村宣传的自来水和集中供暖,出售老宅盖新楼,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所以,老街的老院子目前是购销两旺。普通老院子价格在五万元左右,马蒂儿给这三家拍出六万元,是个很厚道的价格,足够他们在新村盖一栋“两层半”了。

    所谓“两层半”,是指两层楼房,下面半层车库。“沧藏高速”已经动工建设了,早晚不得买个小轿车吗?届时早上去沧海买碗豆浆,不耽误回家吃午饭。就算暂时不买车,车库里放点老家当,也方便不是?破家值万贯的。

    “两层半”,是纵横建筑公司设计打造的样板楼。上面还有个红瓦尖顶,算是一间阁楼。

    盛赛斌分出六个项目组,每周都有一两栋“两层半”交付,忙得不可开交,后面排队者还多的。盛赛斌这个民工笑脸扬,给注册建造师张工涨了工资不说,还在样板楼的隔壁又起了一栋,将来和张工比邻而居。

    山内村买宅基地的村民也不少,领头的就是张五魁、丁山等首批富起来的年轻人。虽然房子还没造,但跟着顺子哥干,还愁房子造不成吗?

    已经出山务工的村民,基本都有购置宅基地的意向。顺子哥说了,藏马山新村,将来比沧海还要高尚!

    ——他二大爷,“高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