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大肠面线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半个月之内,剧组中没有人返回台湾。.”

    郑有为郑兄的回答很干脆,也很肯定。虽然并不清楚顺子哥为何有此一问。当然也不会追问个中缘由。

    《寻找无双》剧组里,共有台湾籍演职员四十余人,除汪明哲的旧有班底之外,都是郑有为诚邀加盟,也基本都是郑有为的各路朋友。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的确没有人返台。

    “哦。”于根顺茫然应声,这条线索又断。

    于根顺好歹记得赵奎的号码,很快找到郑有为。郑有为见是来自台湾的陌生号码,顺手也就接了。以郑有为之交游广泛,每天接的陌生电话不知凡几。没承想,这回反倒是顺子哥的召唤,昨晚还在藏马山一起喝酒的。

    顺子哥非常人行非常事,天马行空,雪泥鸿爪,突然出现在台湾,郑有为也没觉得特别古怪。

    而此前,于根顺和慕容挽澜连夜赶赴沧海,办好护照随即辗转飞台湾,并没有太多人知情。

    “开机仪式之后,拍摄工作就进入快车道了,没有一个闲人。”郑有为见顺子哥语气疑惑,没再说话也没挂掉,就随口补充了一句。隐约觉得,顺子哥之台湾行,并非观光的吧?

    “开机仪式?!”顺子哥的声音突然一亮,郑有为更加迷糊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好在顺子哥的追问马上又到,“那个什么‘葡萄’,地址哪里?!有个四十岁左右的记者,两颗黑乎乎的大板牙,叫什么?!”

    黄善己,《葡萄日报》,内湖区行爱路141巷。大约十公里车程。

    唐大少年过半百,这回终于体会到了飞的感觉。也明白了全无反抗意志的原因——这条过江龙,真的是人吗?

    过江龙挂掉电话,很和蔼地问了声,“知道《葡萄日报》的地址吗?”唐大少赶紧点头称是,表示自己的用处很大,“这个点路上还堵车的,我亲自开车送您过去,估计半小时应该能到。”

    “不用了,知道路就好!”过江龙很客气地拒绝了。

    “好的,从内湖路往东南……”唐大少还没来得及说完路线,就见过江龙探手过来,抓住唐大少的背后腰带,单手拎起,随即打开窗户,一跃而出。

    呼呼风声响起,身体急剧下坠。唐大少来得及闭眼,却没有力气掩耳。

    实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唐大少却已经到了昏厥的边缘。

    发现自己居然没死,唐大少好歹打起精神,向过江龙报告前进方向和拐弯标志。至于过江龙要干什么,抑或会把自己怎么样,唐大少就没有精力思考了。

    “知道附近哪里有大肠面线卖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既像是一瞬间,又像是很漫长。唐大少再次收到过江龙的问话,身体也从飞行状态复原,扶着墙根,勉强站立,身上的肥肉一个劲地颤动。

    这就是神仙手段吧?缩地成寸?筋斗云?唐大少睁眼所见,却是一个不锈钢电灯柱,灯柱上挂着绿底白字路牌,赫然写着“行爱路”。而手扶着的这道墙根,正是《葡萄日报》所属大厦。

    “大肠面线!”

    见唐大少精神恍惚,过江龙又重复了一句。这回唐大少终于听清,却是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说,过江龙特别喜欢吃行爱路上的大肠面线?

    对了,在往楼外飞之前,过江龙还打了一个电话,让对方到《葡萄日报》附近寻大肠面线的。

    好吧,过江龙要在这儿请客,请人吃大肠面线。

    好吧,大肠面线确实是台湾十大名吃。

    “知道的,士林夜市离此不远,肯定有大肠面线的。”唐大少努力集中精神,挣扎着离开墙根,表情不知是哭是笑。过江龙要干什么都好,什么都不要想,照做就是。凡人怎么可能跟神仙对抗?

    大厦旁边右拐一条崎岖的小道,路灯不甚明朗。唐大少步履蹒跚地头前带路,于根顺若无其事地跟着。已经过了二十二时,空气中的浊热仍未褪去。气候果然比藏马山差了不是一点点。

    七八分钟以后,景致突然一变,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道路两旁均是破旧店铺,五花八门的店招,稀奇古怪的灯具,熙熙攘攘的人群。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入耳。

    唐大少对台湾历史了然于胸。这处士林市场已经发展逾百年。过去的交易主要集中于妈祖庙“慈诚宫”之庙前广场,摊贩逐渐侵占庙宇用地,规模与商机越来越大。

    士林夜市原本是以小吃与摊商而兴起,迄今仍以此为主。但毕竟存在通风、卫生、环境、公共安全等诸多问题,市政fu已经在酝酿拆除,却是推行困难。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很可能就是一家老小的活路啊,为政者不可不察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