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人家生了个好爹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沧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庄无鱼调任桑田省副省长,级别不变,看上去甚至是高升。但一个不入常的副省长,算什么省领导?比之副省级城市的政府主官,说好听点,就算是各有千秋吧。庄无鱼甘苦自知,不足与外人道。

    沧海市委副书记、秘书长楚向前调任镇海市委书记,级别不变,也算是一方诸侯了。但离了沧海主战场,再想迈出副省部级这一大步,却是平添许多变数,漫漫不可期。楚向前同样是甘苦自知,不足与外人道。

    自从倒前任市委书记巴世仁起,到如今竟是个一拍两散的结局。

    此间种种,若有那局内人写出来,定是一部精彩的现世官场斗。对有志于晋身副省部级的大小官员来说,更不啻为一本相当实用的教科书。

    沧海市委书记王永平,无疑是最核心的局内人,没有之一。可惜王永平暂时不会无聊到去做一个靠码字赚钱的网络写手。

    普通局内人,大概也只能看个云山雾沼吧。到如今尘埃落定,方才恍然大悟,原来王永平才是最大的赢家?如果不是唯一。

    从南方城市梅州只身升迁沧海,王永平仅用一年时间就完全掌握了局势。沧海政局正式开启王永平时代,再无人能掣其肘。

    新任沧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严小开,由桑田省内陆地级市莒州市委书记升迁至此,无疑是摘取了一颗肥美的仙桃。晋身副省部级,严小开迈出了官场人生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大步。但是,待严小开能影响沧海政事,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吧?

    严小开到任之前,坊间早有传闻,说此子对城市绿化、更换路灯、围田造湖等项目颇有造诣,却不知道能给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沧海带来个什么。

    沧海立市仅百年,自是新得不能再新。但经济总量等各项统计数据,通常要占到全国数据的百分之一以上,可谓地位显赫。其它人文地理环境,更是相当优越。

    因此沧海人向来眼高于顶,开口就是“北上广”如何如何,连省会都不曾放在眼里,遑论一个土了吧唧的内陆小城市?内陆小城市来的人,自然是土人。好吧,且叫他严种树……

    郭大中勉强算是超过普通局内人吧,沧海政局也是看不清楚。但结果再明白不过——如今王永平是名至实归的沧海大佬,也没有之一。

    突然得此秘辛,本是黔驴技穷的郭大中,焉能不兴奋?天无绝人之路啊!

    “去年县政府发文报批藏马山风管委,你还记得吧?主任报的是于根顺,批下来的却是王思平。你懂了吧?”顾大同有事实为证。

    “呃……”郭大中只有频频点头的份儿。

    本来还以为,王思平不过是顾大同乃至楚向前,精心设计出的一块抹布,替于根顺挡风遮雨的替罪羊。于根顺这厮,毕竟不是省心的,惹祸的本事不要太大。即使要用这厮,也得时刻防备着,不要被这厮带到沟里去……

    原来此中大有深意啊!

    郭大中一时间有些愤慨。真相,从来都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不是设局者,很可能永远被蒙在鼓里。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也不见得就是事实啊!

    “这情,哥哥记下了!可惜很可能无以为报。但有用得着哥哥……”郭大中一脸的诚恳,再次满饮一杯。别人有义务为你指点迷津吗?尼玛没有!

    话又说回来,机遇还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郭大中深信,如果不是见到那两只鸭子,如果不是临时起意来蹭饭,顾大同不见得会告诉自己这些。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利器留给钱树志呢?

    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然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毕竟以钱树志之比较优势,更能够照顾于根顺周全。如果顾大同留下这个利器,是为了于根顺安全发展。

    顾大同真的是为了于根顺安全发展吗?

    三杯酒喝得太猛了,郭大中的脑袋有些不灵活。些许聪明劲儿留下,却发现这个世界啊,尼玛真的什么都不可信!王永平这货,居然有个私生子在藏马山?我擦……

    孟姜买烟,自然是没有买回来。郭大中好歹没有现场直播,摁住郭大中不让送,跌跌撞撞地返回了办公室。

    回来后还是不得消停。就像一头发情的毛驴子,绕着桌子乱转。满脸通红,当然也不只是藏马山老白干的缘故。

    王思平在手,天下我有!

    郭大中此时想法,早已不限于抗衡钱树志以求自保了,忒小家子气。拱掉钱树志上位才是正理,呃不,这仅仅是近期目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是,利器在手,如何发挥最大威力?

    王永平有一对贤良淑德的双胞胎女儿。好吧,郭大中只是听说却没见过。市委书记的女儿,那定是差不了的,不消郭大中关心。郭大中所关心的是,王永平再没有儿子。

    王思平算是王永平早年擦枪走火,射出了革命的种子。如今这枚种子在野地里悄然长大,对王永平来说,定是弥足珍贵。

    由此可见,年轻人血气方刚时,还是应该多做一些事情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老迈无用时啊,后悔晚矣!

    “呸呸!”郭大中亲自动手泡了一杯酽茶,甚至不惜自抽了两个耳光,以求清醒些。精力怎么就是集中不了呢?老是想这些有的没的……

    效果果然有了,郭大中坐在办公桌后深思。

    其间关键环节就是,王永平不会公开承认这个儿子,私下里承认怕也很难。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哥的大好机缘。否则,哪里轮得到一个县长谄媚?

    王思平怕是稀里糊涂地升了官吧,至今仍然不知就里,算是个捧着金饭碗的糊涂蛋。唉,谁让人家生了个好爹呢?

    王永平不能承认儿子的原因,郭大中也能够脑补。

    那对双胞胎的女儿,其外公是国老级别。这里面有一个很俗套的故事。嗡嗡嗡末期,该国老蒙难,合家流落沧海。机缘巧合,王永平认识了国老之独女,人生从此转折。只剩下了藏马山的那个小芳,一辈子孤独地站在小河旁。

    一个八级车工的儿子,最终成长为副省部级领导,说不定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这说明王永平德能勤绩俱佳,但你也不能事事称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