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英雄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英雄

    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吃饭的心情。

    那一笔笔捐款,让这些年轻人几乎红了眼睛。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每一笔款项,也许就能有一个或者数个受灾家庭得到妥善的安置。

    用林玉的话来说,如果募捐情况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她宁可一天都不吃饭。

    赵长天在饭店订了餐,送过来之后,这些年轻人嘴里几乎是一边含着饭菜,一边不停的接着电话。

    中午,刘常清打来了电话,了解到情况之后,连声的说着好,喜悦之情难以自抑。

    在重建现场主持工作的张子兰、冯长远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赵长天打电话了解募捐情况。

    每一次赵长天的回复,都让这两位激动无比。

    下午的时候,募捐势头更为喜人,下午三点的时候,意向捐款达到了九百万。

    下午五点半,意向捐款突破了一千万,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五十万。

    实际到帐一千一百万。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银行已经下班、无法转帐,但热线电话仍然响个不停。

    晚上六半,电话才逐渐少了一些。

    这个时候,去各地主持重建工作的县领导们都已返回了县政府。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要回家的意思,大家在募捐办公室里充当着十个年轻人的助手角色。

    帮着统计资料,或是记录数据。

    这样的工作,在往常的时候,领导们会感觉十分枯燥。但在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直到晚上九点,热线电话才停了下来。

    十个年轻的接线员,已经筋疲力尽,但每个人都神采奕奕。这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再累,也甘之如饴。

    县领导们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最终统计下来的结果,令所有人感觉到了极度的喜悦。

    意向捐款达到了令人震惊的两千一百万。

    这是什么概念?这几乎已经达到了昌县所需救灾款项的一半。

    而这仅仅是一天时间。

    “长天,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张子兰的赞叹反映了大家的心声。

    “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出了一点力,尽了我的职责而已。”

    赵长天适当的谦逊了一下。

    当晚,众人皆满意而归。

    第二天,全国各个知名的大报社在头版的位置刊登了昌县的募捐主题文章。

    其后的几天里,到达8月25日中午的时候,募捐办公室得到的意向捐款为八千万,实际到帐数目七千三百万。

    可以说,到了此时,昌县募集到的捐款已经足可以满足自身的救灾需求。

    与其它受灾地区比较,昌县早已一枝独秀。

    先期势头最猛的锦市,到如今不过是筹集到了四百万的款项,但即使是这样,在全省所有的临时慈善组织中也名列第二位。

    省委***王林在最近几天、在几个不同场合公开表扬了昌县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甚至有两次直接提到了赵长天的名字。

    顺城市委***刘常清、市长唐庆天,更是多次对昌县县委、县政府及赵长天提出了公开表扬。

    在这种情况下,昌县灾后重建总指挥赵长天向市灾后重建指挥部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表示,昌县所募集的资金,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向市里其它受灾地区提供支援。

    赵长天的提议可以说正捅到了市里主要领导的痒处,事实上,即使他不主动提出来,刘常清和唐庆天也会厚着脸皮提出这个要求的。

    毕竟,那么一大笔钱放在那里,市里领导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抛去昌县不算,市里在灾后重建资金上也有着接近五千万的资金缺口。

    到目前为止,市里一共才筹措到了不到二百万的捐款,对于庞大的资金缺口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

    而目前,昌县可以拿出2000万来支援市里,这无疑会极大的缓解领导们的压力。

    因此,提议在一片叫好声中获得了通过。

    8月29日,在持续的疯狂增长中,昌县所募集到的款项已经达到了一亿三千万。

    到了这个时候,北宁省官场上消息稍稍灵通一些的人士,都已经知道了昌县所创造的募捐奇迹。

    也有一些受灾地区打算效仿,但都在与各大电视台的接洽中失望而归,他们拿不出令电视台满意的交换条件。

    顺城市委***刘常清、市长唐庆天,是全省所有市级领导中最扬眉吐气的。而且,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