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军官团的计划】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279

    一群参加“高司操演”的团级主官和师、旅、团级的参谋们,在总参谋官离去十几天时间里,在关外军团准备向北开拔的意图已经半公开化之时,如果不明白参与操演完成规定科目之后的自己应该干啥事儿的话,那就统统的不合格!

    返回司令部的杨格没有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却欣喜的收获了“高司操演”最后一个科目的成绩单,对照地图一一研读过“高司操演”军官团制定的第三军北调计划,杨格觉得自己应该给他们三个月的“操演”成绩打个高分,噢,不对,是给个优评。

    第三军北调,表面上是一次正常的军事调动,是甲午战争以来军力南流的一次回归。事实上却是——谁这么想谁就是傻蛋!德国人不会这么想,日本不会这么想,俄国人更不会这么想。弗林伯格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问题;日本人不好提出问题,却能在旁观望,推测出许多杨格愿意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俄国人又会有何等反应?

    在杨格看来,第三军北调的目的至少有四个。

    外交,目的是配合恩师李鸿章在德国的逗留,但是,李鸿章身负恭贺俄皇加冕、清俄缔约的使命,不可在德国等多久了。五月,俄皇加冕,四月之前,关外军团就要做出动作向德国人证明——清国新式军队是有决心捍卫满洲利益,保障北满安全,也保证德国人在南满的商业利益。这个保证的背后就是给德国人采纳“陈树泽建议”,积极推动清德结盟以信心。

    内政,四万军队北调,长期屯守边防,需要的粮秣弹药补给甚巨,在盛京已经结纳了大批移民的同时,随着军队北上的脚步,移民跟进,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挺进,完成作为移民实边重要组成部分的开发北大荒计划。军队,关外军团,第一军,在当今大清国百姓中,特别是在移民群体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完全是被移民们当做靠山!什么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不谈这些,咱们只论实在的东西,军队能给移民们提供何种基本生活条件,那么,移民们在未来就能给军队以百倍千倍的回报!故而,第三军也是移民实边向吉林、黑龙江推动的前奏。

    关于俄国,清国强军进驻黑龙江,充实边防。俄国人远东滨海地区只有区区四、五万军力,双方算是达成了军力的平衡。那么,俄国人在提出什么“建议、计划、条件”时就首先要掂量一下,以远东驻军能否达成“强修铁路、强租军港”的目的?如果俄国一意孤行,那势必就要向远东调动军队。这就是杨格给德国人的信号了!对俄国人向远东增兵保持警惕的不仅仅是杨格,还有日本人、英国人。老毛子真要出昏招的话,后面的戏就真的好瞧了。杨格完全不介意在英国人背后操纵下,自己和日本人携手,各自满洲和朝鲜利益,向老毛子开战。

    关于日本,杨格很乐意看到日本政府在日清关系问题上保持了“亲善”的态度,不管这种态度是真还是假,至少杨格在辽东放一个师的兵力作为朝鲜方向的警戒就足够了,还有可能拉日本人携手对俄开战。别人都以为清国人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联俄拒日,杨格偏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联俄拒日的策略完全是战略眼光仅限于远东地区,没有考虑全世界国际关系的“闭门造车”。对日本,他恨之入骨,却并不妨碍他在适当的时候与日军联手。国际间关系,利益才是最好的朋友。

    完成了战略性的思考,再来考虑第三军北调的战术实现问题。

    道路,没有像样的!补给,自行携带!吉林、黑龙江各族人民守住宝地却不自知,还过着渔牧生活,第三军北调和移民跟进正是吉林、黑龙江社会生活形态改变的契机。向导,第三军官兵们有三分之二都可以充作向导;军用地图,王传义的军事测绘队已经抵达海拉尔。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原本是黑龙江将军属下的靖边、镇边、敌忾诸军已经成为第三军的柱石,以前从黑龙江方向补给盛京战场的粮台转运局恢复即可,加上军团军需部兵站部队的进驻和加强,检阅关外军团整编成果、军级兵力集团在东北大平原的千里机动能力,如今正是时候。

    只要沿途补给体系在大军开拔之前完成,千里行军就不是问题。

    那么,又要考虑接下来的问题。

    其一,第三军北上后的布防。国境线太长,江河纵横、地形复杂,缺乏骑兵力量的第三军只能在黑龙江驻军(骑兵为主)的协同下完成戍边重任。具体实施办法为,第三军以利于整体动员反应和补给支持的重兵集团态势,在瑷珲、阿勒楚格(今哈尔滨附近)、珲春、海拉尔驻防,协助移民开垦荒地,加强军事训练和换装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