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一盘死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日本东京原名江户城,是维新开始时日本最大的城。因为相对于京都处于关东平原,遂称为东京。

    皇宫是原德川官邸,应对朝鲜危机的五相御前会议在明治天皇处理政务的“松之阁”召开。.

    首相兼藏相松方正义、外相大隈重信是一对在整理财政上有共同见解,却出自不同派阀的临时搭档;取代长洲伊藤内阁的萨摩松方内阁中,甲午战争期间担任海军军令部长的桦山资纪大将为内务相,原担任拓殖相的高岛鞆之助中将为陆军相,西乡从道海军大将原本是陆军出身,在海军有“原来如此相”的戏谑之称,不过,西乡从道并不在意,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384

    【一盘死局】给海军弄钱,弄来钱该怎么用,那是山本权兵卫、伊东佑亨他们的事儿。

    六六舰队的预算分摊到两年执行,也正是因为主要由萨摩藩把控的海军占据了大量预算而引起陆军不满,导致伊藤内阁垮台,天生就倾向于海军的松方内阁就堂而皇之的把持了大局。

    “清俄边境冲突之后,俄国连续从欧洲调遣战舰到远东,截止上月,俄国太平洋舰队拥有战列舰一艘、旧式装甲舰一艘、一等巡洋舰七艘、二等巡洋舰三艘、鱼雷巡洋舰两艘、炮舰六艘、雷击炮舰七艘、鱼雷艇三艘,总计吨位14万吨。而我海军在役战舰总吨位为8万吨,其中三景舰在甲午战中证明以其航速、装甲和主炮射速不适应当前海战之需要。富士、八岛两舰。最快也要在本年10月初才能接收入役。”原本应该海相说的话是内相桦山资纪帮忙说的,在提出一连串的数据之后,桦山资纪作了总结:“臣与海相都认为。此时皇国实不宜与俄国开战。”

    尊位上的明治天皇微微颔首,手里的摺扇不自觉的拉开又轻轻收384

    【一盘死局】拢,又拉开,收拢......三国还辽之后,日本举国上下群情激愤,恨俄之入骨,遂有十年卧薪。一朝雪耻之志愿和计划,95、96两个财年的预算也全面的偏向军备,军备扩张案以陆军新增六个师团(其中第七师团实际存在),两个骑兵旅团和两个炮兵旅团为目的;海军则由舰政局长左双佐仲提出六艘战列舰、六艘装甲巡洋舰的六六舰队扩编计划,欲图完全实现日本海军的“现代化”。计划是计划,落实是落实,时间,是日本人最需要的东西。当前的朝鲜事变让日本颇有措手不及之感!

    高岛鞆之助以中将军衔而在甲午战争中并无殊勋而任陆相,充分证明了松方内阁重海轻陆的趋向。不过。陆军的实权不在陆相手里。而在把持着参谋本部长官之职的山县有朋大将。因此,高岛鞆之助趁机数落一下参谋本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陆军方面也完全没有做好准备,主力师团的军官、军士和部分技术装备分拆到新建师团骨干队。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春,第八、第九师团才能形成战力;到明年秋,第十、第十一师团才能编成;到后年。第十二师团才有望军械人员齐备。目前,皇国为了应付朝鲜危机而排出第三、第六师团分别登陆元山、釜山,实则存有侥幸之心,期望俄国方面在山县大将1895年访俄的成果基础上给以默契,双方以元山为分界线,各占朝鲜南北。但是。我方目前尚未探明俄军企图和俄国政府态度,贸然派兵实在危险。而且,两个师团和大岛支队、后续增援备补队共计三万六千兵员,目前还没有一个军事领率机关统一指挥,此事当为急务。”

    明治点头,问高岛:“卿意如何?”

    “立即成立朝鲜军司令部,统一指挥第三、第六师团和大岛支队。”

    心知此事涉及两阀政争的明治又问:“何人出任朝鲜军总司令官?”

    第三师团长长谷川好道是山口县人,长洲藩阀;第六师团长茨木维昭是和歌山人,倒是与萨摩派有些亲近,却会受制于麾下旅团长、联队长以及参谋官们,第六师团是熊本师团,长洲阀的主力。故而,朝鲜军司令官就势必要选用大将衔的长洲将领了。

    高岛鞆之助中将鞠躬道:“臣下以为山县大将阁下最为合适,大将有赴俄谈判经验,更能揣摩俄国人的心意,于皇国期望达成日俄和解,维持现状有利。”

    “山县元老说,枪击事件定为清国人之阴谋,此事查办的如何了?”

    高岛鞆之助闻言作难,忙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首相。

    松方正义向明治鞠躬作礼道:“吾皇,事实若何暂且不论,实则我方和俄方都认为枪击事件颇多蹊跷,多半系清国杨格部署所为。但是,追究事件真相于目前的事态并无关联。臣下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