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庆功大宴(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向赵王丹禀报了一声:“王上,晚宴已备妥。”

    “诸位将军,请。”赵王丹兴致高昂地请几位统帅去大殿参加庆功宴,虽然此次没有彻底打败秦国,但是也损耗了秦国不少的兵力,能让赵国拥有更多的发展时间。等到赵国恢复元气,何惧秦国之兵。

    庆功宴是在赵王宫中最大的饮宴大殿祥瑞大殿举行的,李御等人到的时候,已经有数百位赵国权贵和诸国将领在那里等待了,互相聊着天,显得很是热闹。

    “拜见王上。”

    “见过赵王。”

    请诸国统帅入座,赵王丹才坐上主座,殿中的数百人同时躬身行礼,气势很是恢宏,让赵王丹心神大悦。

    “诸位请起,此次击退秦军,多望在座诸位。寡人以此樽烈酒,敬诸位。”拿起酒樽,赵王丹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谢王上(赵王)。”

    共同饮了一樽度数不高但在这个时代已然不错的烈酒,赵王丹也没有再说什么,和近处的各国统帅聊了起来。其余的官员将领也都自顾自地和旁边的人聊着,还有人离开席座去找熟悉的人喝酒,大殿内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在这个时代,君王之权已立,但权贵们依然掌控着国家的大权,君王对待权贵也是礼遇有加,并没有太过严肃的君臣拘束。除了底层的庶人,拥有高等爵位的官员见到君王也只是躬身为礼,没有大夫之爵以上的将官还可能需要半跪,贵族行全跪之礼只在君王即位、国家祭祀大典之时才会出现。

    大殿之中虽有五国将领,方言各有不同,但是沟通绝对没有问题。自数百年前,被后世尊为儒家圣人的孔丘伊始,世间大儒和能人志士相继奔走列国,一种共同的语言就在历史长流中慢慢成为公用语,那便是源于鲁宋、出自孔丘的‘雅言’。

    继鲁宋相继称霸,这种共通语言逐渐被各国承认,加上当世诸多饱学之士推崇,这种公用语言被推向了一个辉煌的顶峰,基本上是各国权贵和有识之士的必学语。

    “父亲。”李御拿起酒樽敬了一下身边的李牧,一进大殿他就很自觉地坐到了李牧的下首,把那右首之列平原君和廉颇将军身边的位子让给了老将军庞煖。身为年轻一辈的将领,年纪不大的李御深悉捧得越高、摔得越惨的道理,何况他和那些当世名将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还是谦逊一点为妙。

    “嗯。”干了一樽,看着日渐成熟的儿子,李牧心里感触非常,有子如此,他总算对得起地下的亡妻了。

    宴中,李御也见到了那位小白脸模样的巨鹿侯,不少赵国官员都向他敬着酒。看着那个小白脸,李御的心里闪过一丝怒意,敢从他嘴里抢食,就要做好崩坏牙的准备。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李御就和父亲李牧、旁边的将军庆舍、将军蔺坚三人聊着,不时应付几下过来敬酒赵国官员。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