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子傅(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权益,李御用脚趾想想都知道,不管他有多大的权势,也会瞬间被推翻。有哪个贵族会支持别人来限制甚至瓜分他们本身的利益,除非是圣人,而当今之世可没有一个圣人。后世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夫子此时也不过被儒家推崇罢了,甚至儒家之中对孔夫子的异议并不在少数。

    “斯方才莽撞,望将军见谅。”歇了一口气后,李斯才想起此地不是与人争辩的稷下学宫,对方也不是同研律法的士者,而是在赵国朝堂上有着莫大影响的将军。

    “先生之言,御闻之如甘霖,岂敢有异。”李御笑着回了一礼,他对李斯的一些说法很是认同,只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李斯对律法的见识还未达到执掌秦国之时的高度,加之也不是秦国律法的修改者。很多东西都没有完善。

    “两位先生想必已用完晚膳,斯这便为将军通禀。”看了看时辰,李斯径直走出了屋子。此时的他对赵国并没有真正的属意,和李御的交谈也不可能深入,他心中最理想的还是远在关中的秦国。

    跟在李斯的后面,李御走出屋子,见李斯走进主屋片刻便走了出来:“将军,两位先生有请。”

    “有劳先生。”

    踏进主屋,李御便见到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白发老者对案而坐,席案上摆放着一副弈棋。那位白发老者正举着一个白棋迟迟难以下手。

    如此情形,李御不用猜都知道谁人何属,那白发老者必然是儒家名士荀况,而那位黑须黑发的中年男子便是五德终始说的创始者、阴阳家名士邹衍。如果情报没错的话,这邹衍的年纪比荀况还大三岁,看上去却如同中年男子一般,果然是养生有道,李御都是有些羡慕,心里盘算着怎么套点秘诀出来。

    “老夫败了。”一番迟疑之后。白发老者放下了手中的棋子,投子认负。

    “举棋不定。败亦常事,将军以为然否?”端起酒樽喝了一口,邹衍转头看着李御笑问一句。

    “小子不通棋艺,不敢妄言。”在两位年龄加起来将近一百二的老人家面前,李御保持着十足的谦逊。

    “不知将军此来,所为何事?”接过李斯递上的绢布擦了擦手,荀况端起酒樽喝了口美酒,淡问一声。

    “御此次前来,一者想见见两位名传天下、令世人仰慕的先生。二者冒昧恳求荀先生出任我赵国太子傅。”面对两位大家,李御也不矫情,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已然有了对太子启起了陷害之心,李御便为太子启加一点码,有名享天下的荀况做太子傅,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做为太子师,李御其实不算是真正的老师。太子师和太子傅便像后世的代课教师和正式教师的区别,地位上不可同日而语。太子傅乃是全职教导太子品德学问的官员,必为上卿之爵,地位超然。这也是李御身为一个武人。担任太子师而不被诸大臣强烈反对的缘由。

    “哦,将军认为,老夫会同意尔之建议?”捋了一下长须,荀况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将军。

    “御岂敢有此奢望,然御知晓,先生乃是赵人,自然乐见赵国强大。”没有什么长篇大论,李御的理由很简单,这年头的士者可是对故国都有着一个心结,没看到传唱后世的那位张良念念不忘韩国。

    “老夫年事已高,恐要负将军厚意。”听到李御的理由,荀况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摇摇头叹了一声。

    “荀氏一族受奸臣迫害,以致人脉凋零,而今唯剩一女娃,也不怪先生有此之念。然……”

    李御正要说下去,却被激动的荀况猛然间打断:“我荀氏一族还有后人,望将军告知,那女娃何人?”

    “那女娃如今生活安康,并无外人知晓。至于女娃之名,听闻名叫荀环,其父名为荀良。”早就预料到荀况的心情,李御淡笑着说了一句,这也是他此行的最大底牌。

    先王赵何之时,荀氏一族受宦者令缪贤陷害,举族受戮,唯有在外游学的荀况逃过一劫。而后缪贤事发,赵王何却没有杀之,皆因为缪贤乃是时任上卿的蔺相如的举荐者,不过缪贤也被赵王何放逐乡野,老死不得归邯郸。

    如此之仇,荀况自然对故国极为仇视,只是身为儒家名士,有着自己准则的荀况却不以私仇污蔑赵国,世人皆不知内情。即便荀况数十年不踏故国之地,世人也以为其是追求学术,包括他的弟子,皆未深究。

    来此之前,李御便发动城卫府的能量查询荀氏后人,当年的荀氏一案可是大案,城卫府自然有记录在案。而李御的运气貌似不错,不过半日之间,城卫府便找到了当年荀氏一案的办案者,还从仅存的几位老者当中找到了一丝线索,其结果让李御感到惊愕不已。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