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一年两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老富贵儿有些扭捏,“老爷明鉴,这个办法老奴也曾想过。以前很多大户人家都是这么做的,趁着灾年荒年收留劳力备用,效果显著。”

    “可是今年不一样,朝廷因为承德茶的帮助聚拢了大笔赈灾的银款用以救灾,现在街头的难民并不太缺吃喝,且大多都已准备返乡,想要留下的恐怕并不多。”

    王朝点头,只要日子能过得去,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留在外地谋求生路。

    长安城虽然是国都,是整个大唐最繁华的地方,但却也不是任谁都能留下得过得好的。那些灾民之所以会想着往长安涌进,并不是他们想要彻底留在长安,而是长安是国都,是天子脚下,大户人家多,哪怕是讨饭,活命的机会也大一些。

    “还有这回事儿?”

    李丰满有些无语,他这算不算是自做自受,自己挖坑反而坑了自己?

    “那就分时雇佣好了。”李丰满很快又想到了门路,“只在农忙的时候雇佣些人来帮忙,现银结算,只要薪酬开得稍高一些,想来定会有很多人愿意赚些外快。”

    这算什么办法?

    老富贵儿与王朝面面相觑,你农忙的时候别人也很忙好不好,不是自家的佃农,谁会有时间来帮你农耕收获?

    老爷该不会是脑袋秀逗了吧,这么不靠谱的主意也想得出来?

    “老爷,”老富贵儿忍不住劝道:“这怕是有些不妥吧,农忙的时候人力最是稀缺,到时怕就是出再高的酬劳,也不会有人来接受咱们的雇佣。”

    “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去买一些擅耕的奴仆回来吧,反正距离明年春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老奴现在就开始让人到集市上去找寻,总能买到几个合适的把式。”

    买人耕地最是稳定,但代价却是不菲,而且想要恰好买到擅长耕作的奴仆并没有那么容易,完全要看运气。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老富贵儿也不愿意去做这种完全撞大运的事情。

    李丰满微微一笑,轻摇了摇头,淡声道:“你们以为我疯了是不是,怎么会想到在农忙的时候去找人来帮忙这样的蠢主意?”

    老富贵儿与王朝连忙摇头否认。

    “放心,我没那么蠢,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李丰满道:“现在是十月初,虽然晚了些,但应该还来得及。老富贵儿,你这两日就去招人,一千四百亩地,从即日起全部开始动土耕作,不种黍、粟,全都种上小麦!”

    老富贵儿身子一冽,诧声道:“现在就种?!”

    “对!现在就种,越快越好!”李丰满肯定点头。

    “老爷,不可啊!”老富贵儿泣声劝阻。

    王朝也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向李丰满,开什么玩笑,马上就是隆冬,这个时候耕种,怎么可能种得活?这简直就是在胡闹嘛!

    “农务耕作,皆有天时。春耕秋收,古来皆是如此,岂能轻易更改?”老富贵儿切声劝道:“不按农时,不遵古训,到时必定会颗粒无收,平白耗费无尽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啊!”

    “老管家说得不错,还请老爷三思。”王朝也忍不住出声劝说,“老爷不懂耕种,最好还是不要随意干涉农务上的事务,依属下看,这事还是全权交给老管家去处理比较妥当。”

    如果李丰满不是他的东家,不是他的长期饭票儿,王朝想要暴揍他一顿的心思都有了,最恨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了,净特么瞎胡闹,农务上的事情也是能这乱来的?

    “对,对!”老富贵儿连连点头,“老爷身子欠妥,就不要再操心封地的事情了,老奴自有办法去解决,老爷放心交给老奴就是了。”

    老富贵儿也是怕了,连冬天耕种的法子都能想得出来,若是让老爷再继续下去的话,一千四百亩耕地可就给玩废了。

    李丰满有点儿被气乐了,两个没出见识的老顽固,看把他们给吓的。

    冬小麦罢了,很稀罕吗?

    史书上早有记载,早在汉武帝时就已经有了种植冬小麦的记载,为何现在都已经是唐朝了,老富贵儿与王朝这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却还不知冬小麦的存在?

    虽然这上时代的人似乎并不怎么愿意种植小麦,在来长安的路上,李丰满也没有见到田间地头有种植小麦的痕迹,但即便是如此,这些人总也不至于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吧?

    “你们两个,可有耕作经验?”李丰满狐疑地打量着二人。

    老富贵儿骄傲道:“老奴家世家为农,幼年时老奴也曾学过耕作。”

    王朝道:“某亦是如此,十岁之前,也曾在土里刨过食儿,亦是耕作。”

    李丰满再次扶额,这就难怪了。

    一个幼年,一个十岁之前,两个全是没长开的小屁孩儿,有个毛的耕作经验。

    “你们两个,”李丰满抬手指了二人一下,叹道:“一会儿你们可以出去找个熟悉农务的人去打听打听,冬小麦,古来有之,秋冬耕种,来年六月收割,现在耕种,正是时候。”

    老富贵儿与王朝同时有些心虚,难道老爷并不是信口胡诌,这世上真有冬日里种植的农物?

    说实话,他们俩个别看年纪一大把,但是这一辈子不是在逃难就是在打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之后,一个成了东宫的管事,一个成了皇帝的暗卫,除了小时候的一些记忆,还真是从来都没有真正从事过农耕。

    “还记得在涪川时我曾经说过,哪怕是在关中之地,想要实现一年两熟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困难。而这冬小麦,就是一年两熟的关键。”

    “一年两熟?!”

    老富贵儿与王朝的身形同时一震,齐齐抬头向李丰满看来:“老爷不是在开玩笑,咱们这里也能一年两熟?”

    这可能吗?

    一直以来,只有在气候温润的南方才有两年三熟或是一年两熟的盛况,关中之地气候多变,四季温差巨大,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还能有一年两熟的特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