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社工(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动手,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转瞬般的生命随风而逝,仅此而已;

    那些目光,如同凝视怪物一样的不友善,也将随之而消散吧……

    反正他也不在乎。

    ……

    春天,一天天过去,田野里铺满了艳丽的鲜花,天气渐热了起来。

    方然的生活轨迹却依旧。

    报名生命科学社团,每周二,四的下午,他都会在金伯利的生物实验室里,完成那些枯燥而乏味的工作,为高年级学生的项目准备素材,在电脑上整理实验数据。

    这些事,其实换成谁都可以做,他很快习惯了一边处理工作,一边走神思考。

    六年级的学业,十分轻松,但其他时间里要学习的还很多,那些待思索的问题,也只有这时才可以从容回顾。

    这一段时间以来,生命的奥秘,始终困扰着他。

    原始生命的结构,细胞,与DNA,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十分矛盾,如果说,细胞结构与DNA是在演化过程中同时出现,概率未免太渺茫,但若非如此,又能怎样解释这一切呢。

    放弃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可能,只会让自己更迷惘。

    下午,照例在实验室里作标本,清洗社员们上午采摘的植物叶片,方然用毛刷清洗叶子的表面,一边思考着问题,不经意间,完全是下意识端详手里的树叶,他忽然想到一个挺模糊的概念,动作也停了下来。

    树叶,植物身体的一小部分,这些摘下来的树叶,究竟是死,还是活呢。

    倘若制作成了标本,干燥的叶片,想必细胞都已因失水而死掉,这没有疑问,但现在,脱离了植物躯干的一小片组织,叶片里的大量细胞,应该还在运作。

    然而从树的角度上理解,这片树叶到底是死,是活,好像就有一点模棱两可。

    啊,很快想起来了,哪里有模棱两可的情形呢;

    死、还是生,是要看新陈代谢的。

    新陈代谢,一个很有过程感的词,方然在小学期间就在课本上见到过,不难理解,对任何生命而言,新陈代谢就是自身的生物化学活动,宏观上不一定要在运动,但微观层面,必定可以观察到生命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

    只要是活的生命,都在一刻不停的新陈代谢,除病毒外,所有的生命形态都一样。

    那么眼前的这片树叶,既然还没干燥,想必叶片上的无数细胞,其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是存活的,虽然即便用显微镜,也未必看得出来。

    那么生命的界限,“死”的非生命,和“活”的生命之间,区别究竟……

    “死”和“活”,真有一条绝对的界限吗。

    究竟怎样才算“活”呢。

    恍若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忽然之间,方然捕捉到了某种灵感。

    他意识到,最早的原始生命,阿尔贝*雅卡尔口中“最初的绝育种”,形态可能会十分“特别”,也许和盖亚中现存的任何生物都不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