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仪式(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但是,从避难所的核心功能考虑,又出奇的简单,无非是维持若干生命体的长期存活,至多加上一些人类所需的休闲娱乐需求,说白了,和大型医疗、生命科学研究机构里的维生舱也没多大区别。

    为了延长运行年限,避难所需要配备庞大的支持系统,储备大量耗材与备件。

    和维持人的生存相比,耗材和备件的存储还要更困难一些,但这些都不用方然去操心,他参与的只有核心控制系统的软件代码,顺便也能接触到硬件体系。

    这一过程中,除丰厚的收入外,方然也在思考更多。

    对“末日避难所”这样的工程,忙碌时,他偶尔也会萌生这样的想法,要不要设法敛财,然后也给自己置办一处这样的所在,毕竟,对人类世界的未来,他的看法甚至比教授更悲观,未雨绸缪,似乎也是很明智的选择。

    但是这种谋划,动机,就值得认真考虑一番。

    逐渐取得了信任,能力也得到认可,方然才逐渐参与进教授的生意,但所谓避难所的概念,并不新颖,人类世界的大小单位,从个人到国家集团,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念头和行动,动用国家力量兴建的末日机构,众说纷纭,网络上的消息确认其存在,具体的规模和位置则一概不知。

    但是这种行为,背后所反映出的思维和考量,却让方然难以认同。

    盖亚,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栖息地,即便为了从浩劫中幸存,正常的思路也应该是群策群力、构建系统工程,就像联邦与列强共同构想并部署的小行星等天体监控系统,动用全人类的力量在盖亚上布局,应对概率极小却不为零的天体撞击事件,这才是一个合理且有前途的思路。

    与之相反,一旦某个人,某个组织,开始考虑构建隐秘的避难所,那就意味着这个人,这个组织,选择了放弃人类世界。

    这,或者是出于对未来的悲观,或者是出自对世界的不信任,但结果都一样,无非是自起炉灶,自扫家门,企图在末日真的降临时,能脱离炼狱般的盖亚地表,独自幸存。

    这种抉择,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一两个组织的行为,尚且还好。

    但就方然所知,眼前的世界,不仅罗伯特*布朗的半地下生意如火如荼,诸如联邦这样的列强,也早已构建了庞大的末日避难设施,这种说一套做一套、明面上着眼全人类未来、其实根本就在打小算盘的做法,就让他对盖亚的未来格外悲观。

    当一个住宅小区里,家家户户都耗费巨资加装防盗门窗,自以为高枕无忧时,如果只为保全家产,自然没人会真正在乎全小区的安保防御;

    哪怕事实上,面对威胁,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小区门禁,而不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般的各自为战。

    然而即便如此,深陷博弈困境的各家住户也无法协同一致、共存共荣,特别是这其中格外富裕的那些,早已花大价钱加装了住宅安保系统,对所有成员集资、所有成员受益的小区整体安保计划,自然更不会上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