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分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即便经济危机恶浪滔天,若提前得到消息,知道联邦政府、央行将保资产还是保汇率,就可以在市场上翻云覆雨。

    在这一过程中,权贵的操作手段未必十分高明,但时机则很关键,在普通民众还在发懵,对着狂泻不止的股价和波动剧烈的汇率目瞪口呆时,顶层的金融操作往往早已完成,不是在高位将资产套现,就是将马克兑换为外币、黄金或其他避险资产,而彼时彼刻,仍对资产价格抱有幻想的普通人,正是这一系列操作的接盘侠。

    然后危机爆发,资产、或者货币成为牺牲品,将普通人手中的债权一并埋葬,家底随之清零。

    这种事,但凡关注过人类世界的经济危机,套路其实都很常见,但人的记忆却注定短暂,十年前吃的亏,并不足以提醒目光短浅的民众;再说即便头脑清醒,没有一条提前得知讯息的渠道,不知何时高位套现、或者买入避险资产,终究也是徒劳。

    危机大潮中,联邦的财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但对“穷”与“富”的分界线,民众的认知则相当模糊。

    拥有上百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马克的资产,这样的人,算不算“富”,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联邦中产往往会点一点头,自认为已坐上了风雨无惧的航船,殊不知手中成百上千万马克的所谓资产,不过只是借据,危机一来,经济损失最惨重、资产最迅速被清零的也正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

    穷,或者富,仅仅以资产计价来衡量,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在于,这些资产的持有者,在联邦经济金字塔中的位置如何,是否能快人一步,进行逆市操作;这种操作,在民间是未卜先知的巨大幸运,在顶层却司空见惯,没有这种渠道的资产持有者,即便坐拥再怎样庞大的资产,也不过是为权贵保管财富,作为对冲风险的巨大仓库而临时存活。

    巨头尚且如此,联邦的一般资产持有人,冠以“中产”的表面光鲜群体,更不过是待收割的金融炮灰。

    危机中,这些人持有的股票,房产,期权,价值严重缩水,身上背负的债务却往往不动如山,加上降薪失业的打击,收入锐减,一进一出很容易就会走向破产,将多年辛勤、或者狡诈积累起来的财富拱手送人。

    相比之下,反倒是一文不名的流浪汉,没什么可失去的,生活依旧自在;

    如果不考虑原本就糟糕之极的生活状态,和一言不合就拔枪清弹匣之联邦警察的话。

    其实,何止是在危机时期,人类世界的经济规则,原本就会让财富不可逆的两极分化,除非动用暴力、洗牌重来,否则这一趋势几乎没有任何手段可以逆转。

    这,无需晦涩的理论去证明,但凡观察历史,都不难看得到。

    不承认这样的趋势,就很难解释为何一群经济地位并无根本差别的原始人,甚至同样住在大树上的猴子,会一步步演变到今天这样的悬殊局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