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信箱(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或者,这些分布在全世界的“同类”,表面上,的确在利用“匿名者”提供的邮件地址,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甚至,在一些邮件里,方然还发现了“同类”之间的互动,讨论,这让他相当新奇,那些讨论的内容,多少也和自己孤独前行时的思考有一定的重合度。

    看来大家的想法,十分类似。

    但拨开一封封邮件的表象,深层的意味,他还是敏锐的察觉到。

    这些“同类”,表面上的文字交流,内容和措辞各不相同,但是背后传达的,却不乏一些试探、周旋,以方然的情商都能隐约察觉到,这些人的动机,除莫须有的交流讯息之外,多半还是出于“刺探身份”的企图。

    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同类是这样,刺探他人身份的意图,可想而知:

    把潜在的竞争者,统统清除。

    这种揣测,并非是用自己的想法去以己度人,而是基于一整条逻辑推理所得出的,冷冰冰的现实。

    追寻永生,整个盖亚的几十亿人之中,但凡哪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念头,进而变成唯一的执念,那么,倘若没误入歧途、还指望在现有的社会框架内解决这一问题,他,或者她,早晚都会想明白,无限长的生命本身与现存的人类世界根本相悖,完全不是用常规手段所能完成。

    永生的悖论,方然在金伯利就想的很透彻。

    一方面,这绝非一个人单打独斗所能办到,必须仰赖人类世界的力量,另一方面,当永生的机会真正出现时,能将其捏在手中的,又必定只是人类中的极少数。

    极端情况下,或者,这所谓的极端情况一定会出现:

    能永生者,最终,只有一个。

    现实如此冷酷,如此直白,对“匿名者”邮箱里的那些同类,方然绝不相信这些家伙竟然会想不到。

    只不过,面对同样的预测,出于人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之不同,所采取的策略也会有一些区别,很显然,和选择隐匿于人类世界、绝不主动出击的方然相比,有些同类的做法,更加激进。

    甚至到了在“匿名者”的邮箱里,试探、刺探,试图揪出竞争者后将其干掉的程度。

    一旦看透这点,方然就暂时断绝了在邮箱留言的念头,在窥探其中内容时,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同类,即是竞争者,按现有的路径一直走下去,早晚会面临你死我活的情形,但即便内心的想法和其他“同类”并无二致,方然的策略却相对保守,或者说,他并不认为在当今的条件下,揪出并干掉几个竞争者,会对追寻永生的努力有什么帮助。

    又或者,其他的竞争者也一样,大家都想锁定目标、等待时机,目前还只是侦查而已。

    一边是隐匿自身的自保需求,一边则是扑杀竞争者的念头,可想而知,追寻永生的人,都会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上摇摆不定。

    真正会决定怎样做的,往往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利弊的判断。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