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陨石(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丧生的概率,事实上,后者发生的概率是前者的十万倍以上,但在追寻永生的人看来,避免交通意外,可以远离汽车,避免陨石撞击,却没办法终日像土拨鼠那样生活,至少方然就是这样认为,也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手段。

    简单说来,他的策略是增加防护,外加瞄准头顶天空的监测设备。

    每次出门都会戴隐藏式防护帽,在帽子顶端,设置一个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多波段摄像头,图像被交由dsp芯片进行分析处理,如果发现有坠落物体迫近的迹象,就迅速报警、用语音提示佩戴者应该向哪个象限规避。

    系统完成后,测试结果很满意,一开始,方然以为他已解决了问题。

    但在佩戴了一段时间后,他才沮丧的发现,自己对陨石坠落风险的分析、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意外发生的风险。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任何电子系统,即便自身设计再怎样完美,也难免会出岔。

    这种出岔,工程领域一般都会推给宇宙射线、高能粒子导致的数据错误,但方然在设计时已考虑到这情况,他采用的是航天容差级别的电路元件和多路并行设计,理论上讲,这套系统在高能射线频繁光顾的宇宙空间,错误率都可以控制在十亿分之一以下,而在大气遮蔽的盖亚表面,可靠性还会提升约一万倍。

    但即便硬件运行不出错,系统的判别算法,却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为避免遗漏,灵敏度调整的比较高,几天时间里方然接到了两次预警、连忙躲闪,却都是一场虚惊,这情形看似轻描淡写,可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后,方然才发现这种误判、预警可能导致的人身风险,已经远大于被陨石打击的风险。

    说白了,对自己的一年时间来讲,陨石打击致死的概率约八百亿分之一;

    可是使用这系统,误报时匆忙躲闪而撞到墙壁、他人甚至地面的致死概率,居然就有八千万分之一。

    这样的系统,不用还好,用了反而会平添风险……

    只好尽量少出门了,方然绝望的想。

    要避免陨石袭击,不管这担忧是怎样的杞人忧天,怎样被盖亚芸芸众生耻笑,总还是有闭门不出、躲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下的这一条对策。

    但是对微生物的现实威胁,彻底铲除盖亚的生物圈,却不禁让他想到《寂静的春天》。

    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笔下的世界,一片死气沉沉,这还只是滥用杀虫剂,倘若真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将盖亚四十亿年繁衍积累至今的生命尽数消灭姑且不论这是否做得到,一个生命绝迹的世界,真是“那个人”所需要的吗;

    更不用说,在可预见的未来,“那个人”始终都要生活在其中……

    四月的伯克利,春天,小城伯克利逐渐被大片的绿色环抱,校园里一片草木复苏,大树枝叶繁茂,清晨的草叶上还带着点点露珠。

    但在方然的眼中,这,又是另一幅迥异的图景。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