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偶然(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常见的一棵分支树,树干底部是原始生命,枝杈顶端则是智人,很容易让观看者造成一种片面的既有认知,认为“人”是演化树的最终成果,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生物。

    加上人对其他一切物种的智商碾压,优越感由此而生,难免会自抬身价。

    然而演化的根本判据是什么呢:

    是“生存”。

    如果以生存作为判据,而非以智力的高下来考量,人在演化树中的地位,就相当模糊。

    当今世界,盖亚表面的生物圈内,并非只有人这一种生存竞争的胜出者,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即使考虑到人这一物种的特殊性,拥有改变地表环境、甚至对某些物种赶尽杀绝的能力,事实上也的确造成了一大批物种的灭绝,环顾盖亚生物圈,欣欣向荣的物种也远非只有“人”这一种。

    事实上,单以生存能力考量,“人”根本就不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物种。

    和容易被灭绝的哺乳动物、鸟类甚至爬行动物不一样,也和某些生存条件苛刻的物种迥异,盖亚表面的顽强物种,数不胜数,从众所周知的蟑螂,到渐为人知的水熊,这些物种的生存能力都远超人类。

    更不用说种类繁多的微生物,本身脆弱,数量与分布却冠绝寰宇。

    上述这些物种,生存能力远非人类能够比拟,即便环境剧变,对人类而言的灭顶之灾,也无法将这些物种赶尽杀绝。

    自然选择的判据,是生存,而非智慧;

    从这一角度,认为人类是演化中偶然出现的“意外”,似乎也合情合理。

    然而即便是意外,人,作为一个物种,又的确与盖亚迄今为止的任何物种都截然不同。

    这种区别,究竟是什么呢,普通人大抵不屑于回答、也不屑于思考这种问题,毕竟自认“万物之灵”,人与动物的差距之大,毋庸置疑,屠宰场与耕地里每一天发生的事,都足以作为铁证。

    但是在方然的视角,人,作为物种,与其他任何物种的区别,却很诡异:

    盖亚生命的四十亿年演化,根本上讲,划时代的节点一共只有两个,一次是从永生不死的原始生命、到注定衰亡的原始生命;

    另一次,则是“意外”出现的智慧物种,而这物种的思维演进,必然的产物,就是意识到自身的必死宿命,进而(有意识的)着手反抗:这样的行为,在之前的四十亿年演化中,从未出现过。

    看似偶然,一旦意识到“人”与其他任何物种的本质区别,“人”的诞生,又是盖亚生命演化、乃至广袤宇宙中任何生命演化中的必然:

    除非演化出智慧生命,否则,按环境的自然选择,演化将会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永无休止。

    而一旦演化出了智慧生命,譬如盖亚之“人”,那么,这物种不仅将阻断其他任何物种的智慧演化,根本上,更迟早将走向追寻永生的必然之路:

    继而,在杜绝一切威胁的现实考量之下,同室操戈,反目成仇,将同类们彻底终结。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