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孤岛(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绪丛生。

    甚至于,想起了那一篇著名的作品,

    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不管在落笔之时,多愁善感的约翰*多恩究竟是抱有怎样的一种心境,彼时彼刻,仿佛恰似此时此刻,穿越遥远的时间与空间,两个行为动机与追寻目标大相径庭的人,所见所想,却又会是如此的重合,会在同一个话题上,为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感慨,嗟叹。

    曾几何时,匆匆浏览过这篇饱含情感的作品,方然岂但是不理解,甚至还不以为然。

    但是在看过了“匿名者”的绝笔之后……

    他的心情,却恰如此文。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是为你而鸣。”

    近似的情感,用不一样的形式呈现,虽然对书写文字的诗人来讲,面对人与人类,面对生命与消亡,除横生感慨之外也很难有其他任何作为,而信仰着科学,憧憬借此力量而逾越生与死边界的永生追寻者,则拼尽短暂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想要做成世上最难的事,战胜那不可战胜的死神

    然则人类共通的情感,对生命的感悟,却也都是一样的无甚分别。

    丧钟为谁而鸣;

    这问题,直到默默的淋浴,洗漱完毕,关灯躺到床上试图入睡,仍不时在方然的脑海中浮现,让他辗转反侧,思绪蜿蜒。

    约翰*多恩会写下这首诗词,直接的动机,如今大抵已无从考证。

    但正如那句话所言,“当诗词被创作后,便不再属于创作它的人,而属于需要它的人”,这首曾好几次读过的诗,其中每一句,用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都是再合适不过。

    但最震撼方然心灵,让他夜不能寐的,还是那一段振聋发聩的生死箴言。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在为你我敲响。”

    永生,生命演化的宿命降临,当人类文明、盖亚生命的丧钟敲响之时,千真万确,这就是在为你,为我,为盖亚众生中的每一分子而声如雷霆。

    钟声,恍若在身畔回响,久久未能入睡的方然忍不住侧耳倾听,然而当他摈弃睡意,倾听这世界的响动时,寝室里,校园内,乃至置身其中的这世界,却仿佛已沉沉睡去,连一点生命的气息都无法觉察。

    就仿佛是,绝望于这注定的宿命,而选择了一次永不苏醒的长眠。

    人,人类,人类文明,倘若这一切概念都有自我意识,它们耳畔所回响的,会不会也是那悠远不绝的钟声呢。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