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密室(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的第二拨杀手,如此迭代不休,直到打打杀杀的时间尽头……

    想法固然可笑,但,一想到自己正计划着的,方然就根本笑不出来。

    几天的等待之后,项目组织程序提交了新的报告,这一次,计划借助费城近郊、靠近市区的某建筑工程,捏造理由,设法以“市政配套工程”的名义,在其中内嵌避难所的主体结构,八十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影响到的施工总面积就缩减到了一百六十平方米左右,报价也降低到八十至一百万马克。

    借壳生蛋,把项目内嵌到不知情的第三方工程里,这样做的风险会比一切自理更高。

    但权衡过利弊,特别是,自己并非真的需要这座末日避难所,而仅仅将其作为一段时间内的“密室”来使用……

    是的,此时此刻,方然才蓦然惊觉:

    他设想的根本不是什么“避难所”,而是能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发现的密室。

    既然是这样,对寻常避难所必须考虑的长期风险,他就果断的敲击键盘、将其从分析模型中删除,只专注于未来十至二十年的暴露风险。

    一切计划完毕,核对报价,方然看着页面上1,060,000的数字出神。

    系统预估的总价格,包含从项目启动到竣工验收的一切费用,总数居然只一百万马克出头,这让他稍感轻松。

    因为,考虑到“隐匿身份”这一操作的风险,类似的避难所,还得要有备份。

    百万马克筹建一座“密室道具”,这样的花销,即便对积累颇丰的方然来讲,也是不小的负担,从西历1474年冬开始,他的日程安排就更加紧张,完成布朗教授交待的任务,从事“国际商用机器”的兼职,除此之外,他还在网络上频繁活动,从大量灰色账户中盗取比特币、甚至就是直接抽取马克。

    这一系列行为,性质,紧张忙碌的年轻人心知肚明,但他又别无选择。

    这世界上,“人人生而平等”,只是一句频繁被利用的花瓶般口号,“人生而不平等”才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在网络世界中刺探消息,侵入节点和终端,为寥寥几万、甚至几千马克的获利而不择手段时,方然偶尔就会想起这样的现实:不需要亲眼所见,他也能想象得到,此时此刻,就在盖亚的表面,熙熙攘攘的人类世界里,有多少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无需犯罪,无需辛劳,甚至无需做任何事,就能动用他一辈子也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

    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却又在用这些财富干什么呢,

    荒唐,唐璜,并无需一一列举,总之对人而言,一切不以追寻永生为目标的行动,终究都无意义。

    面对注定会降临的死亡,有些人,坐拥令人羡慕的优越条件,却沉浸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只管眼前,不管将来;而有些人,心怀“永不下车”的空前绝后理想,却只能一个马克、一个芬尼的辛苦积累,才能在永生不死的征途上,迈出艰难的一小步。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