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假扮(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纸。

    没时间,没心思,生命中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赛跑,与奔跑无关的事,概莫能及。

    过去的人生中,按这一法则专注于修行、拒绝任何干扰,方然的做法让他节约了大量时间,但是现在,为接近、诱导直至掌控目标人物的行为,他却稍显尴尬的发现,自己并没有一个很靠谱的渠道,去完成这样的任务。

    目标人物,定位在条件类似的青年男子,那么相应的,

    诱饵,就非“年轻女孩的身份”莫属。

    计划进行到这里,潜意识里,方然忽略了目标人物的某种取向可能,对此,他并无什么特别的考虑,仅仅只是出于概率的计较,而选择了去虚构一个年轻女孩的身份。

    即便发现这对目标是失配,也无妨,更改目标不就得了。

    对深居简出、社会联系薄弱的目标,在网络上假扮成一名年轻女孩,设法认识、接近,这对方然而言,显然已脱出了技术的范畴,而进入了“女孩心理与言行”这么一个他从未涉足、完全外行的陌生领域。

    对这一领域,方然起初心生畏惧,也考虑过其他的行动策略。

    譬如,既然是和计算机领域的目标打交道,随便利用一下自己的专长,虚构出it中人的身份,那就容易得多;

    但是相应的,能迅速引起目标人物注意、进而影响其行为的概率,也会低得多。

    一边是极难入门,一边是效果欠佳,综合起来,方然逐渐明确了思路,站在一个罕有社交的男性角度,他确信,假扮女孩身份的真实难度,会比看上去低得多,计划成功的概率也会比假扮男性接近目标高得多。

    一句话,就算他自己不懂女孩,

    深居简出、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目标人物,对女孩的真实认知又有多少呢:

    根本寥寥。

    要蒙骗这样的目标人物,其实,他根本无需完全、彻底的仿冒成一名现实世界的年轻女孩,而只需要对照宅男的内心期望,投其所好。

    一旦想清楚这些细节,相关的准备工作,方然就不再望而生畏。

    相反,在很粗糙的勾勒出一幅“宅男的梦中情-人”特质描摹后,他就有条不紊的对这一角色进行细化,同时,花费大量时间去做铺垫,以便在一旦确定目标人物后,能迅速而高效的替换掉若干身份识别信息。

    这一切的最终目标,形式上,是要将两人在联邦社会管理体系中的身份,彼此对调;

    继而,他就能以目标人物的身份,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身份信息的调换,乍一看来,难度似乎不比从头开始、完全捏造身份容易多少,但方然的计划,也并非百分之百、毫无遗漏的对调所有信息,事实上这根本就做不到,而是从一些关键性的、往往只有法医才关注的信息着手。

    至于其他的纷繁芜杂,有朝一日被怀疑时,

    只要那顶替着“方然”身份的家伙,根本没法开口辨白,就没关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