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逆转(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注:任选其一作答,要求写明论据。

    规则简洁明了,方然看了却有一点疑惑,他抬头看了看旁边的女士。

    最后测试的三道题,和具体的技术、理论、思维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开放性的陈述,这的确出乎方然的意料,而且逐一看过去,每一道题目涵盖的领域都不小,这种题目又要考察自己的什么方面呢。

    作为求职者,面对试题,方然的想法实属正常,他在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研发方向、领域很多,就他所知,也包括这三道题目各自涉及的方面,想到这里,方然就有一点开窍,他意识到,其实就在与肯*汤普森面谈后,公司方面恐怕就已经决定要签约,那么现在的三道题目,恐怕,就是再用一种不易引人防备的方式,来为细分方向的选择提供依据。

    换句话说,这三题不论哪一道,解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究竟选了哪一道。

    选择解答哪一道题目,至少,就说明求职者对这一方向更有兴趣,从人力配置的角度,“人尽其用”就该将他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一旦洞悉了意图,接下来,方然就逐条、对照,弄清备选的去向。

    三道题目里,问题3很明显是面向fscim,这一块他的积累有限,更重要的是fscim对永生的意义不大,就被他直接放弃,他不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调试fscim上。

    至于第1、2个问题,内容相关,都是在让求职者讨论,本质上,说的就是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方然对此倒有些想法,他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问题2更贴近研究现状,而且也容易理解,就准备作答第二题。

    和未知数般的第一题相比,第二题的分析,方然早已有过比较成熟的想法,他的判断,是除非刻意去构建一种体系、用模拟生命演化的方式去尝试,否则,人类就无法制造出“真正有自我意识”的ai,不仅如此,考虑到这类ai的危险特性,人类应该也不会去冒险尝试。

    所以答案很明显,“不能”,他几乎就要动笔写下去。

    但是在笔尖接触纸面的前一刻,他却心生犹豫,继而盯着打印问题的a4纸看了一会儿。

    三道问题,任选其一作答,背后用意仅仅是考察应聘者的兴趣、以便安排岗位,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一边心生疑窦,一边随口询问女助理,方然没指望从助理口中得到很有用的讯息,不过,这女士却直率相告,测试卷的题目来自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战略研究部。

    不仅如此,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公司内部经常就会被问到、或者参与讨论,并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东西。

    至于说,为什么要在最后一步塞给他,要求完成,她就不知道了。

    女助理的解释,听起来,并不像是在杜撰、而且她也没动机,方然听后点一点头道谢。

    然后,他把目光重新投到三个问题上,一边紧张的开动头脑、一边尝试摹想,想要把题目背后的涵义弄清楚。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