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二章 缺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暂时安稳住这边,方然无暇他顾,立即投身到新的工作中。

    工作,对ibm的“终身服务者”身份,对自己来说就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的日常业务,另一方面,则要设法在7*24小时的无死角监控之下,继续从容不迫的为掌控联邦网络体系做准备。

    这种事,说起来似乎难度爆表,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后,却也并不困难。

    一言以蔽之,在新岗位上工作了不出几天,方然就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发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全方位监控体系,远非理想中的铁板一块。

    早在被邀请之前,就调查过ibm的“终身服务协议”,方然对此十分熟悉。

    进而,对公司员工监控体系的缺陷,也差不多一清二楚。

    这所谓的缺陷,并非监控体系的软件、硬件漏洞,也不是体系里的人员把柄,而是“国际商用机器”的这套保密与监控体系,在指导思想上还很陈旧,并未摆脱传统保密、监视工作的那一套思路。

    在人类社会,但凡涉及到人的流程,保密的传统思想就是“要盯住人”。

    换言之,对体系中的每一个人,全面、系统的监控其言行,目标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与谁联络,行为如何,都是重要的线索,通过审查日常活动、监听对外联络与工作环境搜查的诸多手段,来检验被监控目标的忠诚度。

    这种做法,在若干年前的联邦社会,多少还行得通。

    但是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用在一群it精英身上,效果的不确定性就高得多。

    就说托马斯*安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浩如烟海的代码、文档和测试报告中竭力前行,以ibm职员的身份与ffri-it协调,现在的主要精力则放在“全产机”方面,每天工作时长都超过十小时。

    所有这一切,如果不是水平相近的同行、专家,一般人即便24小时都盯着他,也没办法弄清楚目标正在做什么。

    那就雇佣专家,参与对“终身服务者”的监控,这样做可不可以。

    可以,但也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这些负责为有产者、工场主监控员工的专家,本身的忠诚度又如何保证。

    一环扣一环,人心,是如何难测,时至今日人类也未曾发明出“读心术”,没办法透过表象而窥见大脑中的真实思维,既然个体之间依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完全的信任,就根本是一种不存在的状态。

    这,是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并非任何规章和体系所能改变。

    除此之外,倘若有产者要完全可靠的体系,求助于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

    与终究有自身利益、自我诉求的人相比,ai,是冷冰冰的机器,本质上既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自身利益,这样的存在,自然很受顶层、有产者的器重,否则也不会一下子掀起滔天巨浪,甚至将社会秩序颠覆。

    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百分之百可靠、监控所有员工的ai,却又要谁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