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一章 罗斯(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从刚开始的工作时间延长、实际所得缩水,到自动化、智能化大潮中的卷铺盖走人。

    时至今日,在曾经诞生过理联的中大陆上,劫后余生的罗斯,早已不复有公社主义超级大国的荣光,而蜕变为世界资产主义链条中的一环,继而,在联邦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备受压榨而矛盾重重。

    时光荏苒,又是一个轮回,从钮幺克到圣彼得堡的钢筋水泥丛林里,无数民众饥寒交迫,瑟瑟发抖,空洞的双眼中满是绝望。

    此时此刻,他们是否才会想起,那一个红旗飘扬、波澜壮阔的年代。

    岁月的巨轮,在时间长河中缓缓前行,身后没有任何退路,长河,也终究无法倒流。

    在信息时代被世界远远抛开,内外交困的罗斯,在又一次盖亚大战中别无选择,只有站在列强一边,走上旗帜不同、本质却极相似的对外扩张,寄望于用人口与暴力机器的比较优势,重演二战,横扫发达而(曾经)富庶的尤洛浦。

    罗斯磨刀霍霍,相形之下,百年前还是文明中心的尤洛浦,则仿佛一只孱弱的老朽之狮。

    中小发达国家云集的尤洛浦,在it浪潮中,并未被联邦这样的超级大国甩开太远,历史上的千丝万缕联系,与近在咫尺的罗斯之威胁,都令其倾向于联邦。

    即便如此,与国土面积、人口数与生产力水平独步盖亚的联邦相比,尤洛浦的众多国家之间,始终难以建立起完全的互信与合作,即便建立起近似于邦联制的尤洛浦联盟,也无法完全将众多国家整合在一起。

    加之在若干年前,中大陆西部边陲所爆发的战争,让大量难民涌入尤洛浦,更一度严重破坏了众多国家的社会秩序。

    信奉教义迥异,大量难民的涌入一度引发动乱,短期内的影响,是社会秩序与经济运行的干扰,中长期的影响,则是在资产主义导致的低生育率、与落后群体的多生多养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倘若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下去,用不了几代,尤洛浦的人口成分就将彻底改变。

    人口更替,文明也将随之而嬗变,这种对原住民而言尤其可怕的前景,曾经令尤洛浦、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有识之士们忧心忡忡,甚或心急如焚。

    类似“群体灭顶”的担忧,曾几何时,也出现在罗伯特*布朗的言论中,回忆过去,方然仍记得布朗教授的一系列观点,但现在,用不着未卜先知,他也可以从联邦社会的变迁,进而推测出尤洛浦诸国中所发生的情形。

    难民,曾经令一众国家束手无策,在信息技术泛滥的变革面前,却着实不堪一击。

    信奉不同的交易,拒绝融入尤洛浦国家的庞大难民群体,一开始,的确凭借其特殊身份、凝聚力与超高的生育率,在寄居地兴风作浪。

    然而在尤洛浦国家追随联邦,陆续踏上自动化、智能化的it变革之路后,无人化的生产体系,冷冰冰的机器警察,就在尤洛浦大地上四处开花,迅速荡平了一切以洗脑和教义为倚仗的愚昧群体。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