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九章 纪年(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asa、“看门狗”与通用型ai在和自己打交道时,仍采用人类习惯的纪年方式。

    一直以来,人类更习惯用年份,日期,至多精确到秒,来度量周遭世界的变化。

    但是在计算机眼里,一秒钟,便足以发生许多事,足以完成一次小规模的战术规划,或者移除若干加密芯片。

    遍布盖亚的争斗,肇始者,是人。

    然而这样的战争一旦开始,规则,却会完全由计算机来决定。

    西历1490年初,天寒地冻的东北太平洋大区,篡夺全产机之一部的行动接近尾声,托马斯*安生逐步肃清了nep的竞争者。

    继而在二月上旬,动用超过一百五十万武装机器人,发动对“联邦军”的总攻。

    除“联邦军”外,盘踞nep大区的割据势力,其实并为数不少,但人工智能对战略形势有十分精准的把握,提出的建议,也让方然一时间完全找不出破绽。

    在确信系统百分之百可靠、百分之百效忠于己的前提下,言听计从,也并非不可以接受。

    ai究竟如何决策,代替主人完成从讯息收集到指令设置的一揽子操作,单从原理上讲,其实与人的决策过程并无区别,至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除此之外,重要的差异终归还是有的,凭借超级计算机、分布式计算体系的支持,动用100eflops级别的算力与pbytes级别的在线存储器,ai的决策流程中,模拟、推演与仿真是常规操作,决策的可行性,则建立在不同初始态的密集推演之上。

    这样的决策流程,不仅可以取代一名能力超卓的指挥官,更可取代规模可观的参谋,幕僚与顾问团体,掌握海量讯息的单线决策过程,完全摈弃一群人所构成之组织决策的弊端,而更像是一个“超人”在纵览全局。

    ai给出的战略决策建议,以一人之力,就根本无法找出纰漏,更遑论错误。

    置身于nep大区,接受人工智能的建议而行动,多年前的设想一夕成为现实,让方然意识到,自己正在扮演那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决策者”。

    战争,究竟如何取胜,为今之计已无需苦恼,一切都有ai运筹帷幄;

    人所需要做的,只是真正的“发号施令”,决定要不要实施这一次作战行动,仅此而已。

    地下深处的临时控制室,屏幕上的87%胜率,有一点刺眼,耳边回响着《the_mess》的铿锵旋律,手指点击屏幕前,方然迟疑了一小会儿,他在等待数字进一步增大,却始终没见到什么变化。

    胜率,100%当然是最好,ai却似乎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要继续蛰伏,等待时机吗,只待“全产机”体系更加完备,缺乏补给的“联邦军”则愈加虚弱,时机成熟时,再发动一场秋风扫落叶般的战役。

    不,不能这么做,视线扫过ai提交的分析报告,方然马上打消了这念头。

    继而,不再瞻前顾后,点击虚拟按钮让ai放手去做。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