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聚集(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面有所退化。

    这种退化,很难说是从何时开始,但在文明进入近现代之后则一度加速,直到it浪潮席卷而来的前夜达到顶点,准确地讲,在西历1450~14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是最难以适应外界条件、尤其是艰苦条件的一代。

    身体适应外界条件的能力,并非百分之百取决于基因、遗传,后天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倘若一个人从小到大,几乎未经历剧烈的温差变化,也几乎没有为各种原因而竭力奔跑,其身体就很难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从循环系统到肌肉的各组织、器官,也很难仅仅通过寻常条件下的锻炼来获得足够的“经验”,更遑论硬件上的准备。

    表面上,在外界环境温和时,这样的人一般都表现良好,却会在极端条件降临时迅速现出原形,甚至出现猝死等极端事件。

    “温室里的花朵”,用来形容社会剧变前夜的一代人,可谓恰如其分。

    这种趋势,多少年前便有人意识到,但在社会变迁、生活条件一路向上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无人关注,更没有引起主流群体的注意。

    说白了,既然冬天有供暖,夏天有空调,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便无关紧要。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一路下滑、直到爆发大战,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一直在恶化,当环境越来越恶劣,身体机能不良者便很难长久的生存下来。

    这种情形,在全面核战爆发后,一度达到生存条件险恶之极的顶点,在核辐射、核冬天与战乱的多重压力之下,从药品到食物都全面短缺,居无定所,危机四伏,大量人口就是在这一期间损失殆尽,幸存者也常常身染重疾,命不久长。

    普遍状态堪忧,但,基于一千多万的庞大基数,其中会不会埋伏管理员、甚至永生追寻者呢。

    这种可能性也不宜轻易排除。

    方然的对策,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管控nep大区、制定规则并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则启动调查程序,借助庞大的监控体系,和asa的信息收集、分析与甄别能力,对nep大区境内的所有人进行背景调查。

    一千万出头的目标人物,逐个排查身份,工作量可想而知会多么惊人。

    以nep大区的现有算力与带宽资源,要彻底完成这件事,需要近十年,自己显然没办法等待这样久。

    故方然给人工智能的指令、或曰策略,是常见的“按威胁等级排序”。

    概括说来,就是依据已掌握的资料、与合理的推测,对nep大区内的每一个人进行威胁等级评估,倘若发现某些疑点、佐证,怀疑其可能是it领域的竞争者、或永生追寻者,再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背景调查。

    在这一策略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样的讯息,会提升威胁度”,核心逻辑则由方然自行编写。

    身为竞争者、追寻者,究竟会如何掩饰自己的身份。

    多少年来践行着这一问题,对其十分熟悉,方然做起基于fscim的规则设定来,自然就驾轻就熟。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