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破获(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总是能够将其生擒活捉。

    避难所内的情形,驱使“阿达民”踩着瓦砾走进去观察,一切正与记忆中的典型结构、配置相仿佛,在方然看来,他很容易辨别出避难所的规模和造价,按asa的分析,该避难所落成于西历1480年代中期,耗资应该超过了十亿联邦马克。

    避难所的启用时间,不问可知,极大概率是从1489年8月19日开始。

    算一算起止时间,这座位于崇山峻岭中的末日避难所,运行时间还不到五年,按该类工程的平均水平,长达五十年的99%概率生存保证,可以说这座避难所的运转才刚刚开始,内部空间储存的大量物资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到五年时间,看似不长,但,稍加观察其中的避难者,方然就觉察到一丝不详之兆。

    避难所,投资者寄望于此,希望凭借一切物质资料让自己渡过浩劫的庞大体系,看起来,并没能发挥其预想中的作用。

    在这一次行动中,武装机器人共捕获避难者六人。

    从年龄分布、佐证资料来看,这些男女老幼,应该都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

    如何处理这些避难者,在行动前,方然并没有确切的考虑,或者说不认为这是一个多么棘手的问题。

    如果不适合放进定居点,就送到nep_r934,这也没什么好考虑的。

    但是,在翻阅asa提交的情况说明、报告之后,他却对这些人产生了一丝异样的情绪,进而,在和研发机构里的医学专家沟通后,将这些避难者送到nep_765,作为长期试验的观察样本而严加看护起来。

    对避难者如此重视,并不是说,这些地下居留者变为了一群怪物。

    从他们身上,方然略感畏惧的发现,即便有充裕的物质保障,也有一定数量的同类、甚至家人作伴,短短几年时间,这些人的言行与神智仍大为异常。

    这种情形,用不着详细查看报告,方然也能想象一二。

    原因,不言自明,也是自己一直为此而焦虑的,“社会属性的灭失与异化”。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即便旧时代的几十亿芸芸众生中,意识到这一点的只是少数,也无法抹杀这必然的事实。

    倘若外界环境,社会,文明,一概不复存在,人又会怎样,末日避难所中的情形,其中避难者的生存状态,就是相当可信的实验,让自己无需真的经历那一切,也能切实验证其可怕的后效。

    末日避难所,一旦启用,就会与外界隔绝,这是一个看似很显然、却不易觉察的事实。

    隔绝,并非是指其运行状态,而是指在西历1489年的全面核战爆发后,避难所因浩劫到来而启用,就几乎不再有结束运转、让避难者重返外界的可能,按照运行逻辑,只能(永远)自闭的运行下去,直至耗尽最短缺的资源后瘫痪。

    这一点,恐怕是很多走进避难所的金主,包括罗伯特*布朗在内的人,都未曾想到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