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七章 生态(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的科学家所驳斥,甚至直言批驳。

    管理员的“放任自流”之立场,在研究机构中,引发的反应各不相同:nep大区内的大部分科学家,研究人员,对自己与民众的地位心知肚明,因而,也不会对“阿达民”报以任何过高的期望,而更习惯于逆来顺受。

    一部分理想主义者,或曰,看不清现实的研究人员,则还抱有“人类终将走出高墙、重新填满盖亚表面”的不切实际幻想,对阿达民放任污染的行径,便十分愤怒。

    这两类人的观点,对方然而言,并无一点辅佐决策的切实用处,于是便视而不见。

    但,除此之外的第三类人,事实上,也是地理、社会与文明研究领域的高瞻远瞩者,提出的见解,则令方然无法回避。

    进而,别无选择,必须将“生态环境”添加到一名大区管理员格外关注的领域中。

    这些研究者的陈述,一言蔽之,是提醒“阿达民”当下的处境。

    “今天的人类世界,如各位所知,被分裂为一片片彼此竞争、对峙的割据势力。

    这些割据势力,与旧时代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个主权国家,有何本质区别,这里用不着展开讲,相信阿达民先生比我们更清楚。

    割据地区与割据地区之间,管理员与管理员之间,信任,是极其罕有的。

    根据研究机构有权调取的有限资料,我们仍不难判断出,当今时代的大区与大区之间,几乎是完全的彼此竞争、对峙关系,这种大形势下,任何跨越边境的合作、哪怕谅解,都几乎不可能存在。

    这一现实,让新时代的任何‘国际’合作,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

    而盖亚生态环境,正是这一严峻局势下的牺牲品,任何影响范围超越某一大区的生态变迁、演化、乃至恶化过程,都无法被有效的控制起来。”

    报告会上,科学家们慷慨陈词,在一番理论分析后又列举了若干实例。

    这些环境恶化的实例,方然多少有所耳闻,细节,则由asa在眼前“投影”给出。

    譬如,太平洋上的“垃圾大陆”,漂浮在广袤大洋上的人类活动垃圾,大部分由塑料、泡沫塑料、橡胶等物质构成的破烂,因赤道无风带的存在而聚集在太平洋中心,形成若干片幅员惊人的垃圾带。

    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并无可能真的堆积起来,离开海面,甚至形成一片新的“大陆”,而是在海水中随波逐流,不断破碎而变为微粒。

    进一步的态势,则是被海洋生物误食,最终随食物链而进入人类体内。

    海洋上的垃圾带,这种现象,方然一早就知道些大概,却从未真正关注过,当然是因为这与追寻永生几乎毫无关联,现在,就更不可能为此而殚精竭虑。

    别的不谈,单“太平洋海盗”的猖獗,与nep大区海上作战平台的匮乏,就让他有心无力。

    其实究竟是否有心呢,这一点,用不着对在场科学家们明言,方然也清楚得很。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