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退化(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十九的普通民众,并无能力、也无资格参与科技活动,真正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或者相关工作的,只有占比近0.1%的约一万名研究者,事态就更加严峻。

    区区一万人,这样的群体规模,并不比大型蜗居点的1,356人高很多。

    当然,今天的nep大区,暂时还无需担心遭遇科技瓶颈、甚至出现倒退,毕竟和蜗居点相比,大区内的一万名科研工作者,工作条件、项目资源都好太多,阿达民的策略又是“集中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有所建树还是可以期待的。

    至于说,那些缺乏短期收益而被砍掉的方向、领域,前景则一点也不明朗。

    治下大区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在提高、还是在滑坡,方然浏览报告便知,他担忧的,则是以这样的发展态势,何时会触及人力、投入、资源等因素决定的天花板。

    这样的天花板,显而易见,不论人口、投入还是资源,一切都取决于治下大区的情形。

    那么,要想取得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将看不见的天花板上移,就需要大力扩张nep大区的范围,掠夺更多人口、尤其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是这样吗。

    如何扩张范围,掠夺人口,还不是只有战争一条路,这分明就是悖论。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始终是一项由人来主导的活动,人口规模,或者再加上资源规模,决定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平之理论极限,这是文明多次验证过的现实。

    在这里,主观能动性,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几乎都无济于事。

    这意味着什么呢,要想在管理员之间的竞争中胜出,角逐的焦点,在科学技术,但,倘若各大区的管理员都明确这一点(这简直就是一定的),继而,纷纷大力支持科技研发,直到触及科技的天花板,那么,又待如何分出高下呢。

    一场有限长的竞速赛,选手条件相仿,便很难一下子决出胜负。

    除非某一方,掌握了其他竞争者都没有的秘诀,反映在实际中,便是在某一科技领域取得划时代的突破,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说来说去,线索一直在逐渐显露,但,那“划时代的突破”却又会是什么。

    ……

    “划时代的突破”在哪里;

    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让方然困惑,不过也没真正困扰他多久。

    驱使“替身”在偌大城市的废墟中探索,聪颖如自己,早就明确了这一问题的性质,并非自己所能应付。

    眼下,方然还是“行走”在死气沉沉的城市之内,翻过倒塌墙壁的瓦砾,攀爬东倒西歪的护栏,走过一栋栋毫无生气的破败建筑,四下观察。

    世界,核战之前的世界,眼前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只是没这么狼藉。

    自西历1493年,到现在才两年、七百三十七天,人类却仿佛一早就从此地撤离,野草,禾花雀与偶有出没的动物,却仍在替大自然宣示主-权。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