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一章 塑造(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却若有所感,他没有插言。

    “这句话,在思考‘是否研发强ai’的决策过程中,时常浮现于脑海,思考后,我目前倾向于认为,‘先手之利’的确是人类面对强人工智能时的唯一优势。

    那么问题就在于,人类,如果别无选择,必须迈出‘研发强ai’这一步,

    接下来,应该如何利用这优势?

    我想到的结论,很直白,教授,您只消回顾历史,对照人类历史上似曾相识的一幕,便不难理解我的思路。”

    “似曾相识的一幕,抱歉,我不太明白。”

    谈话的内容有些出乎意料,斯蒂芬*霍肯的脸上,现出一丝谨慎。

    在替身机器之外,神情的变化,在方然眼前的全息显示上一览无余,他继续说下去:

    “面对能力强于自己,或曰,在‘智力’这一重大属性上胜过自己的‘客观存在’,人类其实并未全无对策。

    正相反,倘若这‘客观存在’由自己所创造,这种对策,说起来简直太简单、太直白,古往今来无数管理者,压榨者,统治者,都无师自通的通晓这策略,那便是,在‘客观存在’的创造过程中,略施手段,将其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思路,忽然有一点难以跟随,霍肯教授皱起眉头,他还在思考“客观存在”是什么。

    而阿达民的陈述,则掷地有声:

    “智力,能力,胜过自己的存在,其实就是‘人’这一事物本身。

    上位者,即便能力、智力,远远逊色于为自己效尽犬马的人才,说得难听点,就是奴仆,却依然驱策无虞,不就是凭借这一点吗。”

    不知道斯蒂芬*霍肯,专注于物理的学者是否能明白,这些话,完全是方然的心声。

    掌控、驱使能力胜过自己的“某种存在”,这种情形,在理工科的专家、学者们眼里,似乎只有在面对强人工智能时,人类才会第一次经历,可实际上呢,这种事,根本就是人类历史上司空见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现象。

    这一现象,之所以司空见惯,被驱使者必然有可用之处,固然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不出所料,总归都是些除驭人之术以外,别无所长的寄生虫。

    直面现实,认识、理解、改造客观世界,毫无疑问是人、人类、人类文明延续至今的根本任务,然而这种任务,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完全由所谓“下人”去做,统治者所要做的,除争权夺利、保住位子,便是控制人力,为己所用。

    除此之外,身为一介统治者,事实上并无须做其他任何事。

    智力,思维,能力,远胜于自己的“下人”,或者说“人才”也罢,如何能为除勾心斗角、驾驭全力外一无所长的自己所用呢;

    很简单,只需在“生产”人才的过程中,刻意塑造,brain_ash,便可得到一批批有用之才,为自己效尽犬马,尽职尽责,而无须担心这些能力远胜于自己的人才,有朝一日会幡然醒悟,把主子给干掉。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