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麻木(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所有幸存者都咀嚼过不知多少次的苦涩。

    愤懑,彷徨,忧伤,还是绝望,方然觉得都不是。

    他只觉得,定居点内的民众,现在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麻木。

    这种麻木不仁,也并无任何可指摘之处。

    旧时代的一系列生物情绪实验都表明,当动物面临极其抵触、却又无力改变的事态时,往往便会大脑宕机,变得麻木无措,实验室里的老鼠面对随机给出食物/电击的测试装置,最终精神崩溃而拒绝进食,这其实是某种形式的自我保护。

    今天的民众,十年来的不知不觉间,也一样在滑向无力且无欲的深渊。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接下来,即便恢复定居点的物资供应,残存的人类文明,又还能延续多久。

    不敢想,也根本想不明白,这并非“强人工智能”之类系统能代劳的问题,相比之下,滨海边疆大区的民众之抵触情绪,反而弥足珍贵,至少让阿达民在浏览报告时,感觉到自己治下的某些同类,仍然以“人”的状态在挣扎求存。

    相比之下,nep的定居点,撇开极少数脱颖而出者,几乎完全是一副行尸走肉般的恐怖。

    然而滨海边疆大区,这些民众的精神状态,又还能维持多久。

    西历1501年初,北大陆一片天寒地冻,nep对lna大区的攻势未曾停歇,双方在哈德孙湾周边地带爆发激战。

    寒冬季节,担当进攻主力的“寒带集群”,容易发挥战力,但自身盘踞于北大陆北方的lna军则据有地利,同时也有丰富的寒带作战经验,在“天堂军”并未全力相搏的态势下,双方控制线一度趋于稳定。

    这一态势,基本符合“盘古”的预测,按方然的理解,强人工智能本来就未计划全灭lna,而是力图将nep大区的东部边境“拉平”。

    实力一定时,边境线的长度越短,防御便越容易,ai对此理解的相当到位。

    不过这条原则,在西伯利亚一线则未必适用。

    到西历1501年初,面对滨海边疆大区的武装力量,“天堂军”的进攻,相当随意,陆续拿下中西伯利亚高原到斯塔诺夫山的大片土地。

    自战争开始,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下来,nep已陆续进占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psk领土,却始终未遭遇强有力的反击,看来psk军的战力相当有限,不说毫无还手之力,至少无法阻挡充斥先进武器的“天堂军”之攻势。

    正因如此,在补充数据库、并修改目标后,“盘古”的下一阶段计划里,便赫然出现“彻底铲除滨海边疆大区”的相关内容。

    先解决西线的对手,再全力应付东面ama的“伊甸军”,方然早有此意。

    一旦彻底消灭滨海边疆大区,将其吞并,接下来nep就将面对psk毗邻之割据势力的威胁,但根据经验,既然实力明显逊色的psk能顶住这些毗邻势力,能力更强“天堂军”应该也不成问题。

    先弱后强,计划,如此顺理成章,方然却有一点举棋不定。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