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五章 过度(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无限长的时间轴、事实上也将是无限多次坎瑟的治疗上,累计起来的风险都将迫近百分之百,对永生追寻者而言,这一情形仍无法接受。

    除此以外,也有一些类型的疑难病症,譬如阿尔茨海默症,目前的医疗手段可将其长期控制,但无法根治,这也还算凑合。

    另一方面,病毒,生命诞生后不久、便沾染上的一种如蛆附骨,则更难对付得多。

    病毒的一生,其实,这样讲是很有些无稽,作为最简单、最渺小,甚至可以结晶化的所谓“生命”,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却极难清除。

    任凭白大褂们如何想尽办法,今天的医学,仍对细胞内的病毒束手无策,至多采用一些生化手段,阻碍、抑制细胞内病毒的rna复制,却没办法将其消灭或驱除,根本上讲,被病毒渗透的细胞仍只有死路一条。

    通常的处理方式,不论用药,还是身体的免疫活动,无非是让细胞凋亡,病毒暴露于体液中,在通过体液免疫的方式清理干净。

    这一过程中,很明显的代价,就是被感染细胞的死亡。

    对一具由五十万亿细胞组成的身体,单个细胞,甚至成千上万细胞,看起来是无关紧要,事实上但凡在新陈代谢,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细胞凋亡、甚或暴毙,新的细胞则不断分裂产生,总体上,根本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变化。

    但是与身体正常(其实也没那么正常)的新陈代谢、缓慢变迁相比,病毒感染导致的大规模细胞凋亡,却可能是致命性的。

    身体与病毒的对抗,不论成败,都会损失大量体细胞,倘若是一些无关紧要、容易补充的类型,譬如肝脏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气管上皮细胞这些“炮灰”,那无所谓,凋亡再多也能很快补齐。

    至多在一次次拉锯战中,为补充“炮灰”而活跃分裂的细胞,可能蜕变为坎瑟。

    但,如果损失的是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这类“独苗”,就很凶险,这些细胞要么死一个少一个、几乎无法补充,要么时刻都有任务、无法轻易接班,搞不好就会让身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崩溃,继而死亡。

    迄今为止,对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免疫系统也好、白大褂们也罢,除诱导其凋亡、然后清理暴露出来的病毒之外,并无其他的办法。

    病毒如此难缠,但,至少对阿达民而言,倒还算不得一种很严峻的威胁。

    所以,对nep研究机构的进展,也没有太失望,反正自己离群索居,几乎没有感染高危病毒的机会。

    除此之外,另有诸如朊病毒一类威胁,堵住源头也可以解决。

    纵观nep的医疗水准,事实上,要应付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各种疾病,代价都并不算大,方然真正认为没有意义、且耗费巨大的,则是人体真正意义上的衰老,各器官、系统的逐渐衰竭,直至身体机能的崩溃。

    动用各种技术手段,维持一具行将就木的身体,这,才是方然极其反对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