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〇章 制海(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得到什么,就必得付出什么,舍弃什么。

    代价,早在决定走哪一条路之前,便清楚明白的摆在眼前,曾经,自己确乎是这样想,但没想到的是,路,越走越长,追逐的目标一变再变,就连代价,自己是否能支付得起,现在都有一点说不清楚,看不明白。

    但无论如何,目标,必须实现,这却是颠扑不变、确凿无疑。

    然而代价,并不会因这颠扑不变,确凿无疑,而一下子烟消云散。

    西历1502年,两线作战的盖亚净土大区,穿透战火与硝烟,四十九岁的男人经常会花一些时间,坐在控制室里,注视那些定居点内蜗居的同类。

    这些,便是代价,高墙内外的一切皆然,他这样告诉自己。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而过,现如今的想法与彼时一无二致,但,动机却不尽相同,方然也因此而没有了曾经的负罪感,只静坐在哪里,黯然神伤。

    代价并非因自己而起,这一点,他并问心无愧。

    永生,无限长的生命,曾经被认为是一种你死我活之囚徒困境的淋漓尽致,无须任何边界条件,也无任何转圜余地,但凡追寻永生,迟早会意识到“同类”的风险,趋向于无穷大,继而必然自相残杀,直至孑遗。

    这推测,多少年来,一直主宰着方然的思维。

    至于其是否正确,现如今,已委实没必要去深究,也根本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按“匿名者”、李铁兵在废弃矿井中所言,从旧时代,到新时代,从一个文明的初级阶段,到更高级的共生阶段,灭绝是必然的代价。

    非此,则无法荡涤一切尘埃,杜绝一切风险;

    无法做好万全的准备,让人类文明自蒙昧时代,破茧而出,追寻更加光明的未来。

    因为一个人的追寻永生,而戕害同类,直至世界仅存自己一人,这种做法,固然是身为永生追寻者的无奈,同时却也是莫大的恶。

    但,倘若并非为一个人,而是为千千万万人,为自久远过去绵延至今的人类文明,而必须得做这样的事,哪怕颠覆所有人间法则,哪怕对同类举起雪亮屠刀,这样做,又是否值得,是否会在做完这一切后,仍内心坦然如初。

    内心深处,还是那一个声音,在发出迟疑般的浅浅低吟,

    如果有一天,手握永生之奥秘的你,为他们选择了死亡,而非无限长的生命,

    这究竟算不算是在谋杀。

    是,或者不是,历史皆浩荡前行,并不会为人之一念而停留。

    西历1502年夏天,北大陆的阻击战趋于白热化,“军”与“伊甸军”两支劲旅,在数千公里的漫长边境上大打出手,战斗持续数月之久,却始终不分胜负。

    消耗战,对任何一方皆是如此,钢铁与芯片在火线上四分五裂,资源如风般飞逝。

    东线坚决死守,西线大举出击,盖亚净土大区百分之七十的武装力量,都投入到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主战场上,“十字军”与“军”的较量,场面,远比东线更加惨烈……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