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九章 破竹(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古”弃之不顾,对这些地带的“十字军”残余,只出动“红空军”进行清扫。

    从一开始的气势汹汹,到东尤夺还战的后继乏力,“十字军”的表现,让方然很意外。

    他原以为,发源自尤洛浦大区的“十字军”,凭借旧时代的科技、产业与军事实力,理应跻身于割据势力中的一极。

    但现在,“十字军”的表现,却有若丧家之犬,让他意识到尤洛浦大区的实力,至少其“全产机”体系中的军工产能,并不似自己一开始想象的那样庞大,这或许是因为该大区的历史上,内斗太过严重。

    瞥一眼地图就知道,尤洛浦大区,这片土地历来有一批大大小小的国家。

    不论因何原因,在第三次盖亚大战中,这种态势都很不利。

    即便借助联邦的支持,与旧时代的“尤洛浦联盟”体系,尤洛浦大军暂时东进、一度迫近茅斯考,核战日后,仍立即陷于分裂,与随后旷日持久的边境对峙中。

    长时间的边境对峙,不论开战与否,都会拖累割据势力的发展,而在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尤洛浦,危害尤甚,实际上据asa的估计,尤洛浦甚至是盖亚表面最早从对峙走向冲突的地带之一,东尤洛浦大区也可能牵扯其中。

    一番内斗之后,“十字军”的所有者胜出,然后才向东进军。

    不论人工智能的判断,是否是现实,在西历1503年初到夏季的这段时间,“军”的确势如破竹,在越过沙罗与原理联加盟共和国边境线后,陆续越过戈梅丽、敏斯克、卢布林、利沃夫等城市。

    到当年7月末,“军”将战线稳定在arsa、克拉科夫与布达佩斯一线。

    仗打到这时,大局已定,即便“军”的几百万机器大军就地驻防,单靠地面远程火力与“红空军”的高烈度空袭,也能将西尤洛浦变为一片废墟。

    在攻势力竭前,尽可能向西突击、压缩尤洛浦大区的生存空间,此时“军”的作战总编制已跌落到7,900,000,前线兵力更只有四百万出头,方然委实觉得,这堪称自己从掌控nep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不过,“盘古”的一系列决策,正在逐渐展现出强大后劲。

    大军编制再创新低,这,固然危急,借此时机全力整饬的gpl之军工体系,产能也进一步攀升到六百五十万/年的新高。

    不仅如此,在“盘古”的一揽子计划中,即便考虑到原nep大区可能被放弃,到西历1503年底,整个盖亚净土大区也将具有约8,000,000的作战单元年产能,开足马力生产,只要三到四年时间,便可恢复“军”规模至四千万。

    三到四年,且看眼前战况,似乎还有一点缓不济急,不过在基本消灭了“十字军”后,gpl要对付的就只有东面的“伊甸军”,产能除弥补战争消耗外,还有剩余。

    浏览报告,对战局有了一些把握,方然问过“盘古”,为何不一鼓作气铲平尤洛浦;

    然后才想起来,这想法,是忽略了“大西洋海盗”的威胁。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