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耗散(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与循环,一旦化为微粒播散到盖亚表面,回收的概率便近乎于零。

    钢铁,是如此,铝合金,是如此,遍布盖亚的塑料,同样是如此。

    极端情况下,站在一介管理员的立场上,遥望近乎无穷远的未来,盖亚表面,迟早会因规模、烈度趋于无限的人类活动(或者说“那个人”的活动),而变为各种物质均匀、或者不那么均匀分布,彼此无间混同一体的,

    垃圾荒漠。

    一旦考虑到久远的未来,再考虑到,从含量极低的环境中,富集某种物质,这样做的费效比会是多么的低,根本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何况,即便“那个人”想这样做,回收过程本身,一样要消耗能源、资源,

    回收的资源数量,恐怕,还不如消耗的多。

    纷繁芜杂的资源消耗之大趋势,根本上讲,并无须探究细节,一切都在熵定律的笼罩之下。

    漫长地质过程中富集起来的资源,被人类活动开才出来,继而,在使用过程中被分散、稀释到环境中,是不可逆的过程。

    相反,要让这些分散在盖亚表面的物质,重新富集,

    则需要大规模的地质运动,且不说眼前根本不可能,即便真的发生,也将会是远比《2012》更剧烈的浩劫。

    一旦深刻意识到这点,阿达民心中的紧迫感,便再度加剧。

    今天的盖亚,经历过十余年的割据时代,管理员驱策的“全产机”体系极其活跃,且不论资源开发、还是地貌改造,几乎完全不计后果,因此而带来空前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其程度,着实令方然始料不及。

    毕竟,在掌控nep、乃至gpl的十几年时间里,在生产过程的组织方面,他几乎一概干预,甚至不加过问。

    而apos、“全产机”体系,以总产出与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在制定策略时,近乎将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完全抛诸脑后,掠夺性、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工程项目,层出不穷,迅速将盖亚变为污染遍地、垃圾成山的狼藉模样。

    这方面,粗略浏览一下报告,方然就被gpl大区的“全产机”所震惊。

    提炼黄金,用于电子与机械工业,为获得这样一种稀缺的材料,成本低廉、但对环境破坏严重的混汞碾,在矿区随处可见;

    坑口电站,焚烧地层中的煤炭发电,为“在未来十至二十年间获得最佳收益”,apos的工程根本未抵达煤层深处,而是浅尝辄止的点燃浅表煤层,用效率低下的燃气轮直推法去驱动发电机组;

    至于说,人类在盖亚表面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基础,从农田、森林到湖泊,再到浩瀚海洋的凡此种种,但凡毗邻apos,也全都充斥着成分复杂的污染物。

    gpl,面积两千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区,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域,如今已低于3%。

    而讽刺的是,就是这样的低于3%,也只是因为战争,交战双方的“全产机”体系无从建设,而“遗留”在犬牙交错战线周边的土地。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