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一章 占地(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不过开发到百分之三”之类谬论,

    方然则根本懒得驳斥。

    自然演化,正如历史上所表现的那样,是一种极端“懒惰”的东西。

    除非确有必要,意思是,某种特质对物种的延续、繁衍有明确的好处,否则任何令人惊叹的基因突变,都不会被残酷的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譬如人类的智力,硬件基础,显然是脑组织,而一块像人脑这样大的神经组织,消耗的氧与能量甚至高于同体积的肌肉,耗费如此巨大能量,却只为接近10000%的冗余度备份,这种演化策略在自然界基本等同于自戕,

    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所以,新时代的研究者们,可以很有把握的认为,人脑这样的体积、重量与功耗,就是生命形态承载自我意识所需的“最小规模”。

    而人类的仿造品,“意识模拟器”,一开始显然达不到这样的精密度,二十立方米、五十吨的指标也还凑合,ASA告诉行走中的阿达民,这样算来,“混沌”地下城的意识中枢,占用空间会在两立方公里左右。

    两立方公里,听起来似乎不大,换算成常见建筑的建筑面积,则高达四十万平方米。

    这还只是“意识模拟器”的核心部分,加上供电、维护、对外接口等模块,一整套体系所占的建筑面积飙升近百倍,达到三千五百万平方米左右。

    35,000,000平方米,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对盖亚净土而言,倒也不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但是,倘若一切都以高标准来设计、建造与运行,三千多万平米的“混沌”地下城,则是施工量空前庞大的超级工程。

    “混沌”地下城,可以想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运行,从无间断。

    这样的关键建筑群,哪怕在人类发动“第五次盖亚大战”时,都不能终止运行,换句话讲,这座地下城的建筑标准,与GMC前期开工的几座试验城市一样,

    都必须以“隔绝任何微生物”为准绳。

    一边施工,一边隔绝微生物,工程量陡然提升了许多倍,忙碌的施工现场,方然在“秋分”地下城也见到过,只不过这里的工作面,更加宽阔,毕竟不是在做实验,而是建造实打实的盖亚文明核心设施。

    以“隔绝微生物”的标准,建造“混沌”,并不是一种必须,在第五次盖亚大战中,一道清理这里的微生物也无不可,却会平添许多变数。

    对这种风险,阿达民并不愿意承担,相信盖亚净土的民众也是一样。

    地下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另一边,老迈民众的意识迁移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准备中。

    “意识迁移”,在1516年的今天,基本上已可以视为一种很靠谱的操作,只要不计成本,花上十八到二十四个月的时间,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就可以借“脑外连”技术转移到意识模拟器上。

    在这一过程中,时间越长,操作规程越达标,迁移者的记忆保存的越完整。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