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 传输(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海的第一步,站在项目、规划本身的立场上,这想法可以说完全正确,但是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全局,这种设想,则显得有些片面。

    对这种质疑,阿达民在座位上欠欠身,伸手比划了一下:

    “是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先生,考虑到项目难度,我们似乎是可以认为,把原定在月球基地进行的一切,放在盖亚表面,就可以省很多功夫。

    但,有关‘激光远距离供能’的一切,可并不是只能用在盖亚到月球之间。

    盖亚净土的中长期规划,从月球基地,到近日轨道能源站,再到承载‘全产机’的近日轨道太空城,能量的大规模传输、交换和利用,是必然环节。

    展望未来,不论从能源站到太空城,还是从能源站到中继设施,乃至于从中继设施到月球基地,再到盖亚表面,人类,必须掌握切实可行、兼具效率的长距离能量传输手段,否则,就没有办法在太阳系范围内,截获、调动并使用能源。

    对一个文明而言,能源,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我在这里赘述。

    正因如此,今天各位所做的研究,意义深远,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人类都必须尽快研究出利用光辐射、或者其他媒介传输能量的技术。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相比于从盖亚到月球,能源站、中继设施、太空城乃至月球之间的能量传输,难度显然更低,只因无需解决盖亚大气对光束的散射、扭曲效应,传输效率也容易提升。

    但稍加思考,我们都不难明白:

    只要人类还想在盖亚生活,而非迁居到太空,就终归还是要解决这一难题。

    盖亚表面的能源,除可再生资源外,不论地热、核裂变还是化石燃料,都并非长久之计,而单凭可再生能源,未必能支持两千六百万民众的高水平生活。

    今天的盖亚净土,面临的际遇、挑战,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但,凭借空前强大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各位研究者提供的资源,也是前所未有的充裕,既然可望拥有无限长的生命,我认为,各位应该有信心、也有意愿,去钻研与之相关的一切。”

    心怀星辰大海的理想,同时,也不会放弃盖亚,这是人类规划的未来愿景。

    要实现这一天,能源,必须有坚实的保障。

    1516年召开研讨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研发组陆续提出好几个方案,并逐一论证,报告则由ASA逐次传递到阿达民案头。

    浏览这些报告,不时跟进,方然则感慨科学家们的思维,

    简直就是一片奇思怪想、天马行空。

    从盖亚到月球,利用超大功率激光传输能量,如何瞄准、如何接收,乃至于如何转换利用,方方面面的设想不一而足。

    其中,很惊人的一种设想,是根本不考虑什么“瞄准”的问题,只管用激光炮持续轰击月球表面的特定地域,将其加热到熔融态,然后在周边地带建设大批换能站;

    如“围坐烤火”一般,利用辐射出来的热量发电。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