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七章 甲子(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续承受风险,就必须尽早迁入“意识模拟器”。

    那么意识迁移,各方面的准备又怎样了呢。

    西大陆的“混沌”中枢,开工近十年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拟安置其中的第一代“意识模拟器”,基于现有信息、微电子与生命科学领域技术水平的型号,如今正抓紧生产、调测,预计到1523~1525年投入使用。

    到那时,第一批次容量超百万,盖亚净土民众中的年迈、染病等高危人员,似乎便可尽数迁入,然而系统容量虽大,迁移过程,却需要庞大体系的支持和必要的时间,瓶颈就会出现在这一环节。

    一个人,从连接“意识模拟器”到完成迁移,以目前的技术手段,至少也需要十二到十八个月的时间。

    进一步的,如果要保持其绝大部分记忆,所需时间还会更长。

    而今天的盖亚净土,能执行“意识迁移”这一操作的系统,搜遍所有机构,也只有寥寥上百套左右。

    系统容量虽大,入口,却如此狭窄,这一失配在“盘古”预料之中,对策,似乎也很直白,不计成本的大建意识迁移设施即可。

    但考虑到此类设施“十万吨标准煤起步”的成本,短期内尽数迁移并不现实。

    今天的盖亚净土,人口年龄分布,参差不齐,原则上以一个年龄为界,逐步迁移到“混沌”系统之中,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相应的,考虑未来世界的人,若想仍然以人类的身份生活,血肉之躯,又必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那么“意识迁移”的反向操作,也应该有适当的规模,让文明中的全体民众,均匀的分批次使用,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策略。

    按此计划,用不着“盘古”告知,方然也能估计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意识迁移系统的接口量,需要约四十五万。

    一个人,从“降生”到“离世”,以传统的人类之外在,活跃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之中,时间跨度可以有多长,又需要有多长,

    这其实相当随意,可以由阿达民来指定。

    而方然的设想,则来自于西大陆文明的一些灵感,结合现实,认为一个人在世间的“轮回”,既不宜太漫长,也不能太短暂,以旧时代末期的人口平均寿命、生活质量等因素,确定在六十年比较好。

    在列强文中,有一个特定的词汇来称呼,叫做“甲子”。

    离开特殊护理病房,继续向前,进入一片相对开阔的地下空间,在这里,阿达民见到了791地下设施里的“露天公园”。

    这地方,方然一点也不陌生,在进入开阔空前前,“替身”先经过清除表面微生物的洗消区,又套上厚重的防护服,才能在鸟语花香的公园里行走,并,接近那些因各种原因而畏惧微生物,只能在隔离区生活的病患。

    微生物,对一个免疫系统正常的人,也是挺棘手的麻烦。

    而对因种种原因而体质低下、免疫迟钝的病患,则往往是一种致命的威胁。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