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二章 乘客(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能算是,人类,已经战胜死亡了吗。

    貌似如此,但,且不论遥远未来,宇宙热寂时的最终命运,即便眼前的这一道叹息之墙,便是人类无论如何也无法打破,并非受限于物理法则、客观规律,而是逻辑上绝对无法穿透的绝壁。

    在死亡面前,人类,到今天也只能坚守阵地,而没有反攻的能力。

    “有时候,想起这些往事,我会觉得记忆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想记住的,未必能记住,想遗忘的,也未必能遗忘。

    方然,‘混沌’中枢的功能,完全模拟脑神经系统;

    所以也有遗忘的功能,是吧。”

    “是的,原理上是这样。

    不过正如你所言,人的记忆,对自己的价值究竟是什么,遗忘,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让人忘记痛苦、只留下教训,才能面对今后的每一天。”

    “但我们永远都不会死,或者,几乎是永远,不是吗?

    记忆,像这样一直驻留在意识深处,也永远不会消失,这,对我们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漫长的折磨。”

    折磨,事实如此,方然抚弄着少女的发丝,一时无言。

    过去的时光,在脑海中,并不会一丝一毫不落的保存下来,而会提炼、精简,触类旁通,尽管如此,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仍然会在意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人的短暂一生中,不论如何,都无法遗忘。

    直到最后,死亡出来兜底,将意识里所有的一切都混杂起来,浸入虚无。

    但是在今天的净土,民众,却没有这最后的救赎。

    “混沌”中枢里,每一个人分配到的硬件规模,足以存储海量记忆,对当事者而言却是一种滚雪球般的负担。

    某些记忆,未来人生中,注定会回想起一千次,一万次,乃至更多次的不快,即便是刻骨铭心的不容遗忘,又是否可以封存起来,让一个人在平常生活中,并不会触景生情,而平白堕入感伤呢。

    想到这里,忽然间有了一些灵感,方然拍拍娜塔莎的肩膀,坐到电脑前。

    他口述了一段自己的设想,发布到公众平台。

    类似的设想,经由“混沌”内嵌到“里世界”的ai汇总、检索,很快整理出一份详尽的报告,匆匆浏览后,方然发现这其实是民众的普遍看法。

    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并没有哪怕一件伤感、痛苦与彷徨的记忆,因此而忽略了这一点,现在看来,不光是考虑到无限长生命所积累的无限多之记忆,即便从回避痛苦的角度,也应该让“混沌”开放这一功能。

    那什么时候开放好呢,大概,等所有人都迁移到“里世界”吗……

    在电脑前若有所思,片刻后,方然才一下子想起,

    他已经不是净土的管理员了。

    一切事务,交由民众自决,自己的意见汇总其中就可以,这反而更轻松。

    想到这,方然耸了耸肩、长出了一口气,还挺享受这种卸下重担的感觉,这时,背后感觉到两团柔软贴了上来,耳边传来轻柔低语:

    “时间也不早了;

    留下来,给我一些温暖吧。”

    ……(28.2)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