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〇章 逝者(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薇薇安,来自东尤洛浦的幸存者,这一身份着实令方然有些意外,虽然过去的几十年,每一天都在忙碌,他根本无法准确记得任何细节。

    但,适时介入的系统,帮助他确认,在西历1501至1502年的“东尤夺还战”,“红军”的确曾在定居点的残骸、乃至于零星分布的避难所内,解救出若干幸存者,总数则只有寥寥的六百出头。

    那么,薇薇安的前世,又是在哪一处地点被发现的呢。

    “避难所,或者,就是一座凄凉的坟墓。”

    过去的经历,让女孩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不禁与方然十指相扣,一点点抓紧。

    “西历一四**年的八月,旧时代的战争,到了尽头,一大批核弹在沙罗大地上爆炸,摧毁了我们的文明。

    在那之前的六月,因为预感,我随家人进入位于伊热夫斯克市区的‘末日避难所’,核战日之后,就立即关闭出入口,在与世隔绝、空耗资源的状态下,紧张不安的捱过哪些度日如年的每一天。

    直到几年后,大概在一四六六、或者六七年,地面上的世界被东尤洛浦管理员控制,继而开展的搜索行动,暴露了我们所在的避难所位置。

    结果,一次短促的冲突之后,我的……家人们,都被抓走;

    只有我和年迈的奶奶,躲藏在避难所之外的‘最终藏匿点’,才暂时幸免于难。”

    “最终藏匿点……那样的话,你们,支持不了多久的。”

    “没错;

    接下来,我们老少二人,一直就是待在狭小空间里,静静的等待死亡。”

    死亡,何其惊悚,从女孩口中缓缓说出来,是那样冰冷。

    稍微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方然也似乎感觉到,那时间久远、却未曾消散的寒意。

    “最终藏匿点”,这个词,对多年前也曾参与避难所生意的方然,一度十分熟悉,但他从来都认为这概念并无必要。

    耗资巨大的末日避难所,设计目标,是使用者在其中的高概率长期幸存,从这一点上讲,构造上与避难所分离、完全为“极端意外”而设计的藏匿点,根本也无法实现既定功能,完全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设计。

    试想,倘若避难所都因种种原因,被外力破坏、或者出严重故障,让使用者不得不离开,那么即使躲进更隐蔽、狭小的最终藏匿点,

    也至多是苟延残喘,而没办法一直安然生活下去。

    从这种角度,早年间,在参与规划、设计避难所时,方然更习惯称这一构造为“墓穴”。

    而薇薇安与年迈奶奶的境遇,自然也不难想象。

    地下深处,单向通道被封闭,一切生存所需都依赖不可补充、坐吃山空的储备,不仅如此,也没有任何应对重大变故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尚年幼的小女孩和一个年迈的老太婆,可想而知会有多危险,

    又会有多绝望。

    “……时间,一天天过去,奶奶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药物治疗,……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