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五章 加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果则是,回旋加速器的体积优势,与能级受限间的矛盾。

    从粒子加速器的概念一提出,早期的科学家,就想出了回旋加速的创意,多少年来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但在旧时代末年,科学界普遍认为,要想达到更高的加速能级、探索物质更深层的奥秘,

    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直线加速器上。

    旧时代的风云变幻、波澜起伏,人类世界的沧桑巨变,让这一切都成为历史。

    今天,劫后重生的净土文明,则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新一代深空粒子加速器”计划,计划在未来五十~一百年的时间里,

    建造长度达十万公里、能级达到1,000,000,000,000,000,000电子伏的超级加速器。

    粒子能量达到百亿亿电子伏,这一目标,已“相当接近”人类有史以来侦测到的最高能粒子——一个想必来自宇宙深处的质子,其能量高达3*10exp20ev。

    即便还没有达到,但,比起旧时代末年的最强设施:“尤洛浦大型强子加速器”的7,000,000,000,000电子伏,也已经提升了五个数量级,从而有望获得新的实验结果,继而推动高能物理的发展。

    十万公里长的设备,加速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

    这力量究竟会有多大呢。

    换一种说法,这台预计百年后才能完全竣工的庞大工程,可以向一个质量仅为1.67*10exp-27kg的质子,贯注0.16焦耳的能量。

    0.16焦耳,显然,还是一个挺微不足道的概念,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能量,足以将一瓶五百五十毫升的矿泉水抬高三厘米——一个质子这样渺小的微观粒子,具有的动能,足以将矿泉水抬起三厘米,

    这是极其恐怖的概念。

    十万公里的“新一代深空例子加速器”,很显然,盖亚表面是无从承载,

    而必须建造在太空中。

    在盖亚之外的广袤空间,建造加速器,这是科学界多少年来的一个梦想,毕竟与盖亚表面相比,太空一没有大气、无须抽真空,二没有地壳、无须搞土建,

    简直就是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不过,受旧时代人类之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一宏伟设想,到今天才有望变为现实。

    事关例子加速器,看起来,这似乎应该是物理学家关注、解析的领域,但既然这座庞然大物将部署在太空,自然就与航天机构大有关联。

    当面请教任新民这样的专家,首先,方然就问起加速器的预定轨道。

    轨道,对一座粒子加速器,通常是指被加速粒子的运行轨迹,但“新一代深空粒子加速器”既然要在太阳系内部署,不论主观上怎样设计,都必然得围绕太阳公转,单从径向尺寸上,甚至可以排在木星、土星之后,

    成为太阳系第三大的类行星(人造)天体。

    如此一来,即便方然这样的外行,也能想到深空粒子加速器不宜距离太阳过近,

    否则就会被巨大的引力潮汐效应摧毁。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