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五章 穹顶(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体都是“改进版”,完全可以适应。

    上层穹顶之外,盖亚表面,从大地到天空的一切,都经过无数化学物质的地毯式轰炸、与无数作业机器人的多次清剿,确保微生物绝迹。

    就在此刻,通透明亮的穹顶之外,无数微机械正附着其上、或者在附近大气中漂浮,

    随时监控是否有异状。

    封闭城的每一层穹顶,都由高强度夹胶玻璃拼装而成,可抵挡小口径火枪的近距离扫射,鸟类撞击更不在话下。

    不过,这层厚120mm的复合玻璃,显然挡不住微小陨石的袭击,阻挡这些天外来客不是穹顶的设计目标之一,而是拦截系统的职责,除此之外,两层穹顶之间的二十米距离,也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在内外两层穹顶之间,还设置有一套紫外辐射、一套环氧乙烷消杀装置。

    万一两层穹顶都意外碎裂,一方面,封闭区域内的气压更高,大气会向外流动,另一方面则依靠紫外辐射与环氧乙烷喷洒,微生物几乎没有侵入的可能。

    最后,则是监测、抢修穹顶的机动力量。

    出现险情时,有能力在一分钟内赶到现场,封堵缺口,并在几小时内将其彻底修复。

    相比于封闭城的穹顶,上千米高的围挡、侧壁,结构也大致仿佛,同样承受内、外压力差的钢架——玻璃结构,整体上向内倾斜以抵消大气压力,侧壁玻璃则是相距二十米的三层构造,每层厚度也是120mm。

    其中,位于城区视角地平线以下的二百米,则完全由金属建造,进出封闭城的若干气密闸门、应急通道等设施都建造在这里。

    巨型防护罩的规模庞大,强度却一般,看起来完全是为了微生物,

    其实并不是这样。

    毕竟,将生活在这些封闭城里的“人类”,本质上只是一具具接受意识操控的“avatar”,平时的生活起居,没有微生物当然是一种便利,但即便微生物渗透进来、引发生化灾难这类极端事件,也无从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至不济,大不了将整座城市彻底消毒,回收被感染的身体,重新开放便是。

    在人类借助“意识迁移”摆脱身体禁锢的今天,微生物,已不再是一种可能带来死亡的重大威胁,之所以仍要把城市建在保护罩里,

    主要还是基于“天气控制”等一系列功能的便利性。

    在诸如“谷雨”这样的封闭型城市,盖亚表面的气候变迁,对其一点影响也没,哪怕外面乌云满天、夜幕沉沉,布置在穹顶主干上的光照系统,也可以将城市里的部分区域亮如白昼,或者大范围的基本照明。

    除此之外,更不用说天气模拟系统,可以拟真出风、雨、雪、雾等自然现象。

    气温,湿度等一系列指标,由城市管理系统来控制,常年在18~25摄氏度的人体最舒适温区内波动,

    如有需要,也可营造出大雪纷飞、或酷暑夏日的氛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