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劝走百姓(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可是老百姓仍然吓得逃走,因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哪里有那么好的官兵?大明的官兵不见得比贼人好,俗话说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贼寇掠民如同用梳子梳过,过后还有幸存,但官兵掠民如同用竹篦篦过,过后抢劫一空,这官兵害民比盗贼更甚!而且官兵不仅劫掠百姓,甚至还会杀良冒功!

    李老二见无法劝阻百姓,只好大喊道:“乡亲们,建奴要来了,你们赶快往京城跑吧!只有躲进京城才安全!”

    之后李老二又带人路过几座村子,村民们远远看到李老二他们来了,纷纷拖家带口从村子里逃了出去,即便李老二摘下头盔,向村民们展示自己是汉人,也无济于事。

    “这些愚民,倘若我们真的是鞑子还是杀良冒功的官兵,他们两条腿又如何能跑得过我们骑着马?”韩大山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感叹一声。

    村民们看到李老二他们没有追上来,而是在后面大声喊叫:“乡亲们,都去京城,建奴要来了!去了京城才安全。”

    “爹,娘,他们应该是好人。”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对父母说道。

    一名中年男子道:“爹知道他们不是建奴!但即便不是建奴,也不是好人!官兵来了,可比贼寇还要凶狠!女儿啊,我们还是赶快走吧,要不然那些当兵的改变了主意,借我们的人头去请功就来不及了。”

    毕竟明军杀良冒功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像蓟州、大同等边关地区的百姓深受其害,从当年的瓦剌到鞑靼,除了戚家军的军纪较好之外,哪次鞑子寇边的时候,战败的明军为了减轻罪责,没干过杀良冒功的事情?

    后世教育的,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在这个时代都是不存在的。

    虽然李老二这次进入京畿一带并未起到预期性的效果,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效果,只是提前告诉老百姓,金军就要来了,让百姓懂得躲进京城去避难。

    “大哥,这里的百姓都那么怕我们,我们下一步准备去哪里?”张炜问道。

    “去京师附近,想办法找到能够说话的人,告诉他,我们手里有建奴首级和莽古尔泰身上的信物,让他帮我们带话,想办法招安加入明军。”李老二回答道。

    虽然李老二也知道,因为自己争取到的几天时间,袁崇焕很可能已经到了蓟州了,但李老二明知道袁崇焕的下场,绝对不可能去找袁崇焕招安的。就算是历史改变了,袁崇焕没被崇祯凌迟了,李老二也不敢去找袁崇焕,毕竟这个人说不清是忠是奸,李老二只怕自己也和毛文龙一样被袁崇焕莫名其妙砍了脑袋,那就太冤枉了。

    三百里外的京师,紫禁城内,奉天门,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崇祯坐在屋檐下的龙椅上,身旁秉笔太监王承恩恭敬地立于一旁,阶下群臣立于门外广场两边。

    只有十八岁的少年天子还未从扳倒阉党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这个庞大的帝国形势却一天天恶化,先是陕西民心不稳,已有多起民变发生,又是辽东局势更为严峻,最令人头疼的是,少年天子扳倒了阉党之后,才发现内库真的是穷得快可以跑老鼠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