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练兵造鸟铳(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兵,刀牌手三百,长枪兵五百,弓箭手二百,火器兵五百。步兵的火器兵中,也有炮兵,装备有飞天炮两门,佛郎机四门,虎蹲炮四门,重型火铳兵也属于炮兵,共有一百名重型火铳兵。扣除了一百四十名炮手,剩下的三百六十名火器兵将会全部装备鸟铳。

    新兵的训练十分苛刻,哪怕是原来在延绥边军或是太原营兵当过兵的,都要和从流民中挑选出的新兵一样,进行最基本的队列训练。

    按照李国栋的要求,就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经过最苛刻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兵。三千多名新兵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扣除了淘汰的人,大约能够剩下一千四五百人能够合格,其余的人都会淘汰回去当农民。

    训练新兵的任务就交给了担负步兵将领任务的何兴,李国栋自己又同工匠们泡在一起,着手打造新的鸟铳。

    李国栋决定,不去仿造大明使用的鲁密铳和鸟铳,而是走自己的路子,制造出自己军队用的改进型鸟铳。当然,之前也尝试过打造燧发枪用的弹簧钢片,但十多名工匠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打造出的二十块弹簧钢片,绝大多数不是太硬就是太软,根本无法使用,最终只有三块合格品。

    以十多名工匠花费一个多月时间,只能造三支燧发枪,这样的生产效率,使得李国栋不得不放弃自制燧发枪,还是老老实实的买吧。

    一种武器哪怕再优秀,不能批量生产,那就不是好武器,只能是一种艺术品。既然自制燧发枪的路子走不通了,那还是造鸟铳来得比较快。

    李国栋考虑到的是鸟铳的有效射程有些近了,只有五十步,同后金的弓箭相比,明军鸟铳射程落后于后金弓箭手,超过五十步,鸟铳根本就打不准目标了。鲁密铳的有效射程可达百步,比弓箭手远,可是鲁密铳也有极大的缺陷:铳管太细,弹丸太小,就导致穿透力不足,距离远了,根本无法击穿后金军身上的铠甲;另外,铳管太细,也带来了装填弹药麻烦的问题,装填速度比鸟铳还要慢上一大截。

    想要射程远,精度高,就必须加长铳管,加大膛压;想要威力大,穿透力凶猛,就需要加粗铳管。

    这样就要造出一种重量和口径介于鸟铳和重型火铳之间的新式鸟巢。李国栋决定,打造一种口径为零点四寸,折合后来的十三毫米,铳管长四尺,重量比鲁密铳还要重的新式鸟铳。目前还不知道重量,等造好之后才能知道。

    打造鸟铳之前,李国栋带着工匠,先把生铁装入高炉内,直接炼成熟铁,再让工匠们一锤一锤的敲打。

    这种铳管是模仿鲁密铳的双层铳管结构,先把一根钢芯夹在工作台上,然后把烧得通红的熟铁裹在钢芯上面敲打,一锤锤的敲打,把铁板敲打成管状,淬火之后,再加热,趁热把缝隙敲打焊接起来。

    经过多次敲打的熟铁百炼成钢,变成了内层钢管。然后再把淬火冷却之后的钢管套在钢芯上面,外面再覆盖上一层烧红的铁皮,打造外层钢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