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然妙计!”多尔衮站起来哈哈大笑,“贤侄足智多谋,难怪以晚辈身份,却能深得皇上喜爱。”

    岳托和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左右臂,这一点没错,而且皇太极更喜欢岳托。从大金国开始,很多战略计划都是岳托制定的,岳托的计谋,连皇太极都言听计从。而所有贝勒之中,岳托是几乎不会武功的人,力气也很小,还体弱多病,武力最差。这样的人能深得皇太极喜爱,就是他的智商。

    吃了亏的喀尔喀蒙古人没有再追赶清军,多尔衮率领清军,过了大同,向张家口方向进击。这次清军西征,未能完成征服蒙古的战略计划,为了弥补损失,多尔衮和岳托决定再次入寇大明,在蒙古那边遭受的损失,从大明身上弥补回来。

    “恭顺王、智顺王!”多尔衮站在中军大帐中,大声喝令。

    “奴才在!”孔有德和尚可喜站了出来。

    “如今我军攻打张家口,需要两位王爷的乌真超哈兵相助!攻克宣府,所掠得的汉人充当包衣,可躲分配给两位王爷!俘获汉人官兵,都交由两位王爷充入军中,以弥补两位王爷此番出征损失!”

    “多谢主子爷!奴才们当誓死效忠主子爷,为主子爷攻城略地!”

    多尔衮又笑着道:“还有个好消息,怀顺王两日之后将会携红夷大炮抵达宣府长城外!本贝勒已经差人回去奏报皇上了!皇上令怀顺王打造五十辆雪地战车,携带红夷大炮来助我军攻打宣府!”

    自从多尔衮命令孔有德和尚可喜仿制雪橇车之后,就连皇太极都发现雪橇车确实是好东西,以雪橇车运输红夷大炮,简直不要太轻松,载着红夷大炮的雪橇车在雪地上运行,就像是陆地上的战舰一样,速度快,运输量大,沉重的红夷大炮运输速度都快比得上骑兵了。

    两日之后,怀顺王耿仲明率领三千汉八旗火器营和两千包衣阿哈来援,共携带了雪橇车五百辆,红夷大炮五十门,其余各种火炮两百多门,火铳手两千人,还带了数万斤火药和一千石粮食。

    如今的大清,自从火器兵在攻打朝鲜之战中大显身手,皇太极越来越器重汉八旗火器兵。既然多尔衮改变计划,入寇大明,那就火器营多多益善,又有雪橇车的运输便利,皇太极把乌真超哈营几乎全部押宝出去了。

    寒冷的张家口清晨,长城城墙上登高远望的边军突然爆发出惊恐的喊叫:“建奴!建奴来了!”

    长城外的清兵铺天盖地,犹如潮水一般涌了过来。而此时宣大明军兵力不足,宣大明军主力都被刚刚上任不久的宣大总督卢象升带去中原剿灭贼寇了,要应对清军入寇,只有依靠坚固的城墙防御。

    可是清军有了三顺王的重炮,即便是经过卢象升加固的城墙,也已经阻拦不在清军的进攻。

    三顺王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纷纷跳下雪橇车,指挥几名由葡萄牙人训练出的炮兵技术人员,以望远镜观察测量距离,并以三角板直尺在纸张上计算。这些炮兵技术人员都是孙元化一手训练出来的炮术高手,如今却成为帮助清军攻打大明的炮手。

    “把炮从车上搬下来,挖掘地基,准备架好大炮攻城!”孔有德大喊道。

    清军炮手忙碌着,测量距离,计算火炮诸元,把红夷大炮从雪橇车上搬下来,扫开一段雪地,挖开地面,把炮架上的驻锄钉入地下。

    城头的明军远远看着清军炮手的专业表演,早都吓得魂不附体。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