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讨伐大清(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么好呢?”

    想了半天,李国栋心里想,既然东莪姓爱新觉罗,按照改汉姓,就应当姓金。她有一半的朝鲜血统,所以给她起了个汉名叫金喜善。

    东莪,哦,错了,应该叫金喜善,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李国栋:“国公爷,阿玛说你很凶的,奴家怎么看你一点都不凶呢?”

    李国栋哈哈大笑:“我这个人就是怜香惜玉,怎么可能对一个那么可爱的小姑娘凶呢?”

    多尔衮把女儿托付给了苏布德,那就是等于给自己了。既然送货上门,那要是李国栋不笑纳的话,也太对不起多尔衮了。

    “可以把多铎从南洋召回了,让他见见他的侄女吧。”李国栋道。

    既然多尔衮之死,内中存在猫腻,那就好办了,直接给福临安上一个弑父的罪名,再加上从后金时代开始,建奴对汉人犯下的累累罪行,都给加上去,于是一个七大罪就出炉了。

    第一罪,老奴身为大明臣子,却公然起兵叛乱,此乃第一罪;老奴起兵,夺取辽东土地,屠杀辽东汉人,此乃第二罪;皇太极多次下令后金军入寇中原,劫掠百姓,此乃第三罪;多尔衮趁着大明内乱,收买吴三桂,进入山海关,夺取京师,此乃第四罪;清军入寇中原,杀害衍圣公,此乃第五罪;清军入关后,攻过黄河,意图南下吞并大明,导致襄阳和两淮百姓生灵涂炭,此乃第六罪;福临弑父,虽是继父,可是不忠不孝,此乃第七罪。

    七大罪出炉之后,李国栋修改了奏折,紧锣密鼓的做讨伐大清的准备了。

    什么?五年之约还没到?一些迂腐书生反对出兵?那些读书人算什么东西?对敌人难道还要守约?就算是守约,可是多尔衮已经死了,当年的五年之约是同多尔衮签的,多尔衮都死了,这契约自然作废。

    其实当年李国栋派人同大清谈判,签订这五年之约,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他当时的实力还无法对抗整个天下,只担心太早伐清,导致自己同大清两败俱伤之后,结果被人兔死狗烹。现在他已经不存在这个顾虑了,就借口多尔衮已死,提早出兵,北伐中原。

    “楚国公真要北伐了?”张嫣关切的问道。

    她心里很清楚,自己同李国栋之间那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也许就快要结束了。一旦李国栋北伐胜利归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请,想一想都觉得有些害怕。一位手握重兵,权势滔天的大将军,在大明几乎只手遮天了,一旦得胜归来,难道会老老实实交出兵权?

    肯定不可能,只要交出了兵权,那就是灭门九族的下场!可是不交出兵权,难道今后就不是曹操司马?

    就算李国栋自己不肯当曹操司马,他手下的那一帮人不干啊!会给他来一个黄袍加身。因为李国栋不当皇帝的话,等他一死,手下那一帮人迟早要被皇帝清算了。若是他当上皇帝,手下那一帮人每个都是开国功臣。

    李国栋如果当了皇帝,自己该怎么办?多半是丢在一边,甚至打入冷宫。以废太后身份去当个妃子?那怎么可能?自己都已经四十多了,没几年就五十了。李国栋会立妃子,也是会立坤兴公主。

    “楚国公一定要把皇儿安全带回来啊。”周太后哭着道。

    她心里想的当然和张嫣不一样了,作为一名母亲,她只希望儿子能好好活着。周太后非常担心李国栋北伐成功,结果太子朱慈烺一不小心,就重疾身亡、坠马身亡、落水身亡,总有一种方式适合他。这种事李国栋自己不干,手下的人都有可能干。

    相比起让朱慈烺回来,不如让另外两个皇子回来对李国栋更有利,田贵妃的那两个孩子,周太后心里十分清楚,从小被自己压制,性格懦弱不堪,李国栋控制他们比控制朱慈烺要容易。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