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C1线试机成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进一步,就必须上硅烯或者石墨烯。”

    唐博云冷静了下来,轻抬眼镜,冲罗佳点了点头,“是啊,我们现在终于有了四十纳米,二十八纳米,十四纳米,和七纳米线,算是追平了全球一流水准,但仅仅追平是不够的,接下来,我们还要绝地反超。”

    普通消费者或许并不了解芯片代工产业,一座顶级半导体工厂,必须是全架构和全制程的。

    七纳米制程虽然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水准,但同样造价昂贵,样品一次流片就要几亿美元,只有少量全球顶级芯片产品,例如英特尔和苹果的处理器,德州仪器的载波,华为和高通的基带,只有这些顶级芯片,才舍得花大价钱采用七纳米制程。

    而一些廉价半导体产品,例如用在老式收音机,耕地用拖拉机上的芯片,采用的都是几百纳米,甚至微米级别的廉价芯片。

    所以说,一家顶级芯片工厂,需要很多条生产线,才能生产全套工艺的产品,c1线是中芯国际的第一条四代线,也是星辰科技的试验线,目前的设计标准只有七纳米,毕竟本来就是为三代七纳米准备的,临时才决定更换光刻系统。

    未来,中芯的c2线,将采用五纳米制程,c3线两纳米,d1线零点五纳米,d2线零点一纳米

    总之,星辰科技和中芯国际,一直都是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硬汉天团今后将长期在中芯驻扎,帮助他们把所有次世代生产线,一条一条的全部建起来。

    当然,建造生产线的同时,材料中心还要先把硅烯和石墨烯拿出来,只有这两种材料,才能解决制程超低阶段,产生的隧穿和电子迁移,现有的硅晶圆技术,已经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曹原的石墨烯实验室最有希望,他们到了该出成果的阶段,毕竟罗佳把这位超级天才请来坐镇材料学,时间已经快两年了,也砸下了不可思议的重金。

    “最晚春节,我们就能上石墨烯晶圆。”罗佳信誓旦旦道:“石墨烯这个东西,其实一直就能做,只是产量很低,价格又太高,不适合量产。”

    “用石墨烯做出来的芯片,一片要卖一百多万元,真的很离谱,狗大户也消费不起啊,曹原的石墨烯实验室,一直再做工艺优化,据我所知,他的进展还不错,把石墨烯这种材料打到白菜价,指日可待。”

    哈哈哈哈~

    唐博云大喜,石墨烯可是大名鼎鼎的未来材料,不仅芯片能用,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都能用,一旦价格被打下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