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进去,让每一个部门内部又形成相互掣肘的局面,大大削弱宰相的权力。

    比如政事堂就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有参知政事这种副职,说是副职,但权力很大。

    所以,到了宋朝,皇权已经比前朝要空前的集中强大。

    宋朝之所以让后世人觉得皇权很弱的原因是赵宋的皇帝性格都偏柔软,这和开国之初文官治世有关,但从制度的设置来看,皇权是非常强大的。

    这也是为何北宋基本没有权臣的原因,很多人以为蔡京等人专权,那真是将历史书当数学公式在读的,有一点就很明显体现出皇权的强大,蔡京唯赵佶马首是瞻,因为赵佶想贬谪他就贬谪他,随便找个理由就行。

    到了宋钦宗时期,宋钦宗杀“六贼”根本没有任何阻力,只不过手段隐晦而已。

    赵桓合上厚厚的史料,他闭目养神了一会儿。

    如今的局势却是颇有些复杂,虽然制度上的设置保障了皇权的强大和稳定,但开国之初到现在一百多年的积弊已经让整个大宋的官僚系统处于一种僵死状态。

    就说此次北伐的后勤,户部的饷银拨下去,居然连个泡都没有冒一下,这他娘的简直是不可思议!

    任何一个王朝,在开国的时候,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都算是比较单一的,因为每逢开国,必然是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被打废了。

    但一旦发展了几十年,社会上的经济结构就会出现多元化了,需要制度上的一些改变来适应经济的发展。

    各朝的朝廷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本朝有庆历革新,虽然夭折了。

    到了神宗年代,积弊已经越来越明显,神宗不得不冒着天下之不违,顶着巨大的压力重用王安石变法,一切皆是为了扫除积弊。

    可惜啊,王介甫失败了,大宋不可挽回地继续积弊下去。

    积弊的好处没有一条,坏处却有千万条。

    例如行政效率低下甚至到了快要停止的状态,例如军队废弛,例如奸臣一窝,例如党争不断,例如赋税沉重,例如土地兼并,例如国库空虚,例如闲人太多。

    谈到闲人太多,赵桓真他娘的想在朝堂上公开骂人,这大宋的闲官到底有多少,不要脸的恩荫制度真是被赵宋发扬到了极点,老百姓的税钱特么一半用来养闲人了!

    真是他娘的操蛋!

    这一日,皇帝终于从自己的书房里走出来,他去自己的“健身房”挥汗如雨,便召来了刘彦宗。

    一路上刘彦宗心里不断琢磨,皇帝好些时日不出现,现在突然召见他,准没好事。

    这个皇帝太能折腾了,一定又要搞什么大事了!

    刘彦宗也是觉得做赵桓的臣子太特么费脑细胞,这皇帝太难斥候。

    一路到了内宫,看见皇帝穿着一件汗衫,满头大汗,毫无皇帝的尊严形象,刘彦宗倒是慢慢习惯了。

    皇帝一边做引体向上,一边道:“喝茶。”

    “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朕又不是暴君,刘卿还不了解朕吗?”

    “天子是圣君。”说完,刘彦宗席地而坐,却是兀自喝了一杯茶,这茶喝得心里膈应得很,皇帝看似风轻云淡,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个若有若无的杀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