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印度洋体系(上)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新加坡欧洲商会的办事处,设在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处二层的小办公楼中。新加坡的整个市中心也没有多大,围绕着一条中央大街向四周辐射,东西向也就是五六条大路,南北向则仅有三条主路,大部分商业设施都在这个区域内。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商馆、银行、办事机构,再就是公署的一些机关,最多的则是各式各样的商店。

    不同于大明本土的一些大城市,已经非常习惯于修建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比如在上海超过10层的建筑已经有七八十座,最高的建筑甚至已经二十多层了。在新加坡,大街两旁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二层的小楼,部分是水泥的建筑,更多则是木质的,不过刷了外表面,看上去倒是一点都不显得古旧。

    欧洲商会今日迎来了欧洲的外交官们,像是英国驻华公使哈维,之前听说过欧洲商会这个组织,今日是首次得见。欧洲商会的现任会长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布洛迪·怀特。

    “公使先生,欢迎来到欧洲商会。”

    哈维与怀特握手,有些感慨地说道:“没有想到在新加坡,已经有了我们欧洲商人联合起来的组织,在欧洲做不到的事情,却在东方做到了。”

    怀特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打交道的不是印度,或者其他没有开化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先进程度更胜欧洲的强大国家,我们运送到欧洲大多数利润不错的商品,都来自于大明。说实话,在新加坡做生意,比在欧洲容易得多。这里有着完善的商业服务体系,而且大明的行政人员是真心在促进商业的,他们很能干,而且博学,比大多数的商人更懂商业,省掉了我们许多的额外成本。而且新加坡是一个相对来说自由的地方,明人甚至任由我们在这里购买和租赁房屋,开办企业,进行合乎他们规定的投资,如果说要做生意,新加坡简直是一个商人梦寐以求的天堂。”

    哈维点点头,道:“您是东印度公司的经理人,为英格兰的王冠效命,我相信您一定将在新加坡的各种经验和有利于英格兰未来政府发展的建言,全部记录下来了。”

    “是的,公使先生,这是必须的。如果英格兰能够仿照大明去革新我们的政府,去塑造这样高效的文官体系,那么我们必然将在欧洲获得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不过,暂时来讲我还是非常悲观的。训练大量具有充分知识,并且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又不**的官员,太难了。我不敢保证新加坡没有大明的**官员,但是他们的操守令人称道,大部分人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欧洲的情况您知道,码头上的税务官,没有一个不是想为自己多赚一点外快的。”

    哈维表情有些无奈,说道:“我最近见到的所有人,几乎都在说大明的好话,好像我们英格兰就一无是处一样。”

    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