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萨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看了看地形,然后用很肯定的语气说道:“咱们已经过了耀州一线,顺着管道再前往走最多一百里就到海州了。”

    “确定吗?”

    “确定,前面有不少好村子,这是大金……,不,这是鞑子最好最富的村子,打下一个来,鞑子都不好补。”

    “可是太危险了。”连长皱着眉头说道:“任务简报说耀州有鞑子重兵,海州更多,过了耀州就不安全了。”

    “若是连长有心,俺知道几条小路,咱们避开鞑子主力,骗开一两个村子不难。”萨廉说道:“若是连长不想打,咱们可以现在回去。”

    这次出来,萨廉自己的功劳已经挣够了,他的马匹褡裢里还有一些银钱,这是从鞑子身上和家里摸来的。

    这些钱需要上缴,但朝廷(现在齐国人所谓的朝廷指的是齐国自己,而不是大周)会折算一部分通行的粮票发还回来。

    也就是说,经济上,萨廉参加这次行动也已经不亏了。

    是否继续打下去,他真的无所谓。

    反正这次也不抢人口,他想抓个奴才都不行。

    连长还在沉思,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最近几天,经常出现在部队旁边的鞑子哨骑都很少见了,于是鞑子的村庄就显得特别容易对付。

    放弃这种嘴边的肥肉,确实让人难以下定决心。

    “如果自己无法下定决心,那就开个小会吧。”

    这是齐军总条例上的一条,陆海军各兵种通用。

    反正齐国各种会议多的一比,大家上上下下也已经习惯了。

    “把所有排长都叫来,咱们开个小会!”

    齐军骑兵一个连编制100骑兵,所谓的排实际上是集团冲锋时一列骑兵的编制,也就是三十人,连长自己也兼任一个排长,因此一个骑兵连只有两个排长。

    加上连长和熟悉此地的萨廉在内,一共四个人开这个小型战前会议。

    在一百人中找两个人并不难,齐军的会议通常也是直奔主题,因此连长把人召集起来后,直接把他面临的选择苦难摊开在大家面前。

    “要不要继续进攻,大家给个说法,再说说为啥。”连长说。

    “继续打吧。”二排的排长(一排没有排长,指挥官是连长)大咧咧说道:“既然鞑子缩了,咱们不打白不打,功劳总是不嫌多的。”

    “鞑子是真缩了,还是收回拳头准备更用力的打我们?”三排长问道:“我看更像是后者,鞑子骑兵其实比咱们多,他们没理由现在就缩。若真是后者,咱们太深入,可是很容易被鞑子围住。”

    这话有道理。

    可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更不能直接往回走了。

    轻骑兵最重要的勤务是战术侦查,这是猎骑兵操典上不断强调的重点,作为曾经接受过短期军官培训班特训的中低层军官,骑兵连长对此记得很牢。

    既然怀疑敌人正在集结兵力,不搜集足够的情报怎么能掉头回去?

    “联络一下附近的友军。”

    连长最终下定决心:

    “咱们想办法把鞑子骑兵引出一部分来,抓个够力的活口回去审审。”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